Article| Image
English
  • 中文
  • English
中文
|
English
Directory Of Year 2012, Issue 2
The current issue
Current Location:中文 » 20122 » “不先生”保罗
Bookmark and ShareCopy Reference Bookmark and Share Add To Favorite

“不先生”保罗

Year:2012 Issue:2

Column: 时政

Author: 朱悦心

Release Date:2012-02-05

Page: 50-53

Full Text:  

荣·保罗目前在美国共和党候选人中排名第三。这个“完全恪守原则且永不让步的人”,从来不向政治行动委员会(PAC)收取补助,从来不向国会里的游说分子低头,从不接受“秘密协议”的手段。在华盛顿的所有政客中,保罗就是特立独行的一个另类。

2011年7月的某天,美国众议院金融委员会正在召开半年一度的听证会。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坐在听证台,接受议员们对他的轮番发问。身经百战的伯南克,既对答如流,又滴水不漏。对伯南克而言,这样的听证会不过是例行公事,因为多数议员完全不懂经济,凭借自己的金融权威与三寸不烂之舌,任何问题都可轻松搪塞。但是,他非常害怕一个人。是的,只有这个人,每次发问都会令自己难堪。只要过了他这关,今天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伯南克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坐在他对面的老人发问。这位屡屡给伯南克制造麻烦的老人,就是传说中的 “不先生”(Mr. No)——得州众议员荣·保罗(Ron Paul)。这个绰号来自他的一贯立场:永不妥协,永不违宪。据说若某项有违宪嫌疑的法案在国会通过时仅有一人反对,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保罗。在听证会上,保罗也从不“按牌理出牌”。他深谙经济学里的各种秘密和“障眼法”,一针见血的问题常常使伯南克惊出一身冷汗,乃至哑口无言。

“黄金价格现在已经超过1580美元。您每天早上起床之后,担心的第一件事是不是金价又涨了?”保罗诙谐地问伯南克。

“每当我关注金价的时候,我所想到的是它反映了许多问题,主要是人们的避险情绪,如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以及前些年的金融危机。人们只是把黄金作为避险工具。”伯南克不愧是避实就虚的高手,因为他不想让公众明白,金价上涨实际上和美联储近年来滥印钞票的货币政策密切相关。

“那你觉得黄金是货币吗?”

“不,黄金只是一种贵金属。”

“黄金作为货币已有6000年的历史,你仍然不承认黄金是货币?有人似乎在刻意颠倒历史,从经济学课本中移除一些他们不想要的东西。”保罗面带微笑地看着伯南克。

“哦,黄金只是一种资产,就和财政部债券一样,在我眼中它们都不是货币,而是金融资产。”

“黄金只是金属?那中央银行为什么要持有那么多黄金?”

“这只是官方储备的一种形式。”

“为什么你们不储备钻石?”

“储备黄金是一种……传统。”伯南克明白,他已经无法自圆其说了,因为按照人类6000年来的“传统”,黄金恰恰就是货币。

当然,刁难伯南克并不是荣·保罗的真正目的。这位老人在其近40年的从政生涯中,一直致力于对美国当前千疮百孔的政治体系和货币体系进行根本性变革,而非流于形式的修修补补。他在2002年甚至提出“关闭美联储”的主张,要拆掉格林斯潘和伯南克的大本营,让美国回归金本位的货币制度。在某些人眼中,这位老人的诸多观点似乎过于激进;但在那些善于理性思考的人看来,保罗的主张不仅合理,而且为了美国的长期繁荣,是必须的。

通胀批判者

1935年,荣·保罗出生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德裔家庭,自幼就在父亲的农场打工,从5岁起开始为社区居民送报。在父亲的教育下,保罗从小深谙自食其力的道理。也正是在那段时间,保罗发现自己爱上了节俭和储蓄。他称自己是一名天生的储蓄者。“有时你不得不承认,一个人倾向于存钱还是花钱,这个特质似乎与生俱来。”保罗在回顾自己的心路历程时写道,“但是,长年辛勤劳动的积蓄可能在政府连续的通货膨胀下化为乌有。”

保罗从青少年时代就对政府的通货膨胀行为十分警惕,这很可能是受到了祖父母的影响。二战过后,保罗的父亲曾建议祖母把地卖了,但祖母却心存疑虑。保罗的祖父出生在德国,14岁时来到美国匹兹堡定居;祖母虽生在美国,但她的父母也全都是德国移民。祖父母或多或少对上世纪20年代德国魏玛共和国的恶性通胀有所耳闻。祖母不想卖地,因为她认为某天纸币可能会“变坏”。虽然战后美国的通胀并不像德国1923年那样严重,但要让他们毫无顾忌是不可能的。从1945到1947年的短短两年间,随着价格管制与战时配给制度的解除,美国的物价上涨了17%。在这段时间,年轻的保罗认识到“永远不能相信政府发行的纸币”。他慢慢发展起收集钱币的兴趣。保罗将自己打工赚得的积蓄兑换成金银币,坚信只有金银才能永不贬值。

1953年,保罗中学毕业,完全用自己打工挣得的积蓄就读了盖兹堡学院,没有花费家里一分钱,也没有申请任何助学贷款。他于1957年取得文学学士学位,接着就读了杜克大学医学院,并于1961年取得硕士学位。在盖兹堡大学,保罗选修了《经济学101》课程。善于独立思考的他发现,课本中教授的经济学理论与真实生活格格不入,许多关键问题的来龙去脉,其解释苍白无力。例如为什么票据信用的流通可以促成经济的繁荣?银行为什么要使用部分准备金制度?为什么一定要有中央银行?保罗后来回忆说:“课堂上教授对部分准备金系统的优点的解释,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令人疑窦丛生。从某种程度上看,它只不过是银行家骗人的一个噱头。”

到了上世纪60年代,保罗阅读了许多奥地利经济学派大师的著作,如路德维希·冯·米塞斯、弗里德里希·哈耶克、默里·罗斯巴德,以及汉斯·森霍尔茨。从这些书中,保罗渐渐找到了他一直在探寻的货币问题的答案。之所以有大起大落的经济周期、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这一切都与政府干预经济,以及中央银行过度发行货币有关。这些经济学著作对保罗的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保罗在许多公开演讲中都表达了他对重新实行金本位制度的期望,这个改革将会使美国政府买入大量的黄金,在那之后所有货币都必须要有相同比例的黄金库存才能发行。保罗认为只有金本位制度才能有效避免通货膨胀。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放弃美元与黄金挂钩(之前外国央行可在财政部窗口用35美元自由兑换1盎司黄金),美元的信用自此一落千丈。从1971年至1980年这十年间,美元兑其他主要货币贬值20%,金价更是由每盎司35美元,暴涨至每盎司850美元。1981年,里根就任总统,保罗和另一位议员杰西·赫尔姆斯起草并成立了“黄金委员会”,旨在恢复金本位并重建美元的信用。遗憾的是,在多数金融家的阻挠下,黄金委员会未能实现这一目标。1983年,在佐治亚大学的一场关于“要金本位还是要银行家自律”的辩论中,保罗痛斥“货币发行可以依靠中央银行家自律”的观点,指出政府一旦掌握了货币发行权,并失去金本位约束,通胀将成为常态,民众则没有任何手段来保护自己的财富不被政府偷窃。虽然主流经济学一直把通货紧缩视为洪水猛兽,但保罗始终认定通货膨胀才是对人民最大的威胁。

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保罗坚决要求对长期不透明的美联储进行审计(H.R.1207法案),甚至写了一本名为《终结美联储》的畅销书,悉数列举美联储百年来的罪状,并主张美联储“关门大吉”。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美国“回归到最初开国先驱们所设计的那种金融制度:所有货币都是因为有像黄金一般的实物支撑才有存在价值”。这一观点得到了成千上万网民的认可。

除此之外,保罗还指出:20世纪之所以发生如此多的战争,中央银行难辞其咎。因为中央银行制度使得政府为战争融资更为便利。而脱离实物支撑的美元霸权,也是现代许多局部战争的潜在因素。他认为当一些产油国家如伊拉克、伊朗或委内瑞拉选择不再以石油交换美元,而是交换欧元时,将会使美元进一步失去价值,最后美元将会失去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依据保罗的说法,美国对于石油的需求以及试图“改造中东”的计划,才是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的主因。

诚实的政客

“诚实的政客”这一看来似乎矛盾的称呼,却是对荣·保罗政治生命的最佳阐释。《得克萨斯月刊》曾将荣·保罗形容为“完全恪守原则且永不让步的人”。这包括了他从来不向政治行动委员会(PAC)收取补助,从来不向国会里的游说分子低头,始终以他“深刻坚持的原则”投票表决议案,并且从不接受“秘密协议”的手段。在华盛顿的所有政客中,像保罗如此特立独行的人,算是一个另类。

保罗在1974年成为得州共和党部的代表大会代表。他在1974年曾获得共和党提名竞选国会议员,但被现任的民主党议员罗伯特·凯西击败。当总统杰拉尔德·福特指派凯西出任联邦海运委员会部长时,得州在1976年4月进行了一场补选以选出替代他的众议员。保罗赢得了补选,但在6个月之后的大选里,他输给了民主党的罗伯特·甘米奇。1978年,保罗展开反击,一举击败甘米奇并顺利当选众议员,随后又赢得了1980年和1982的连任选举。1984年,保罗竞选参议员失利后暂时退出国会。沉寂多年后,保罗于1996年重返政坛,再次当选为共和党众议员。当时保罗的民主党对手对保罗展开了大量的攻击,包括批评他的“古怪观点”、攻击他支持废除联邦药品法以让各州自行决定的立场。尽管如此,保罗依然取得了胜利。

保罗有时对其他共和党同僚而言也是相当难缠的,因为他并不会顺从党内的压力投票支持那些被他视为浪费纳税人金钱的法案,又或者是那些被他视为违反宪法的案子。一位以坚持财政保守主义闻名的共和党众议员杰夫·弗里克曾这样告诉媒体:“每当我是党团中唯一要投否决票的人时,我通常会想到他(保罗)也会走下来。”

保罗的支持者大多来自草根阶层,其中多数是美国年轻的网民。保罗在互联网上有着超高的人气和支持率。2008年,保罗参加了总统大选。与奥巴马和麦凯恩不同,保罗没有大财团的支持,其选举经费几乎全部来自民间。颇有意思的是,美国媒体在2008年大选时对保罗这位重要候选人进行了统一的“消音”。福克斯电台邀请了所有总统候选人进行电视访谈,但唯独没有邀请保罗,就好像他完全不存在一样。虽然在此次选战中失利,但保罗的网络人气却急剧飙升。他在Youtube网站上的订阅量远远超越了其他几位总统候选人。

自由的卫士

荣·保罗是一位彻底的自由意志主义者。极其反对社会福利政策,以及政府对民众生活的干预。保罗认为,政府的许多“福利政策”,表面上是在帮助人民,但最终的受益者却只能是特殊利益群体。

保罗反对住房贷款。他认为小布什的“居者有其屋”政策,正是导致房价出现严重泡沫的根源。保罗相信,自由市场解决百姓买不起房的方法是让房价下跌,因为供过于求;而政府为穷人提供住房贷款,相当于变相增加了需求,人为地用贷款支撑原本就应该下跌的房价。在这种政策下,真正的受益者不是百姓,而是银行和地产商。同样地,保罗也反对学生贷款。他认为助学贷款计划的真正受益者并不是学生,而是学校。在子女就读大学和医学院的年间,保罗一直坚持自行缴付学费,拒绝让他们接受联邦政府的学生贷款计划。

长期以来,保罗不断批评罗斯福新政后实施的养老保险制度,称之为“庞氏骗局”。他认为社保的实质就是用年轻人的钱去养活老人,待当代年轻人退休后,再由下一代人来供养他们。这个系统基本没有什么投资收益,一旦人口出现老龄化(如战后“婴儿潮”一代即将退休),退休的人多,支付养老金的年轻人少,就会出现违约。保罗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经济计算能力,不能指望政府养老,因为只有自己才知道如何最有效率地使用自己的钱。在这方面,保罗也身体力行。他始终拒绝接受议员特权享有的国会退休金。

在外交方面,保罗主张奉行“不干涉主义”。他认为正是美国多年来的军事霸权与对别国内政的频繁干涉,催生了仇恨和恐怖主义。保罗建议美国退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他认为IMF从来没有真正解决过任何国家的贫困问题。美国的对外经济援助,真正补贴的对象其实是那些穷国的官僚政客,这是“让富国的穷人把钱掏出来,赠送给穷国的富人”。

2008年金融危机中,保罗坚决反对财政部出资对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实施救助。保罗不赞成给予许多投资银行“大而不倒”的特权,认为它们应该与实体行业一样,自行承担错误决策带来的后果,而不能把代价转嫁给纳税人。

除此以外,保罗还是自由贸易的倡导者,是小商业团体最值得信赖的朋友。美国全国独立商业联盟(NFIB)的主席杰克·弗里斯也说:“众议员保罗一直支持小商业团体的政策,主张有限的医疗保险、更低的税率、侵权法改革,并且消除各种恼人的政府管制。”保罗最为反对的是美国自“9·11”恐怖袭击后推出的《爱国者法案》,他认为这是政府假借爱国主义名义侵犯公民自由的工具。

决战2012

目前,荣·保罗已获共和党提名,参加2012年的总统大选。与2008年时相比,现在美国的经济状况更加糟糕,通货膨胀更加严重,大政府主义的倾向也愈发明显。去年8月2日,美国国会刚刚上调财政部举债上限,至16万亿美元,这意味着政府决意要花费更多纳税人的金钱来“刺激经济”。此次上调的2.1万亿美元债务上限,很可能还不足以让奥巴马支撑到今年11月这个选战开始的时刻。

2011年12月,保罗在美国瓦特堡学院的竞选点和学生互动。

2011年12月,保罗在美国瓦特堡学院的竞选点和学生互动。

越来越多的民众(尤其是网络民众)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政府的花费与救助除了不断蚕食公民那原本就所剩无几的自由以外,不能解决任何根本性问题。但凡看穿这一切的人,都会加入荣·保罗的阵营。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经济陷入滞胀的泥沼。以卡特为代表的民主党主张强化政府对经济的控制,而以里根为代表的共和党人希望削减赤字、减税,用市场手段解决问题。1976年,里根曾一度失利,民主党人卡特入主白宫;但随着通胀的进一步恶化,选民对民主党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了巨大质疑,他们更愿意转投里根阵营,逐渐相信只有小政府和自由市场才能治本。于是,民主党人的威信急转直下,而里根的支持率却直线上升,在1981年顺利当选总统。里根不负众望,用减税与放松管制的方式为美国带来了80年代的“黄金十年”。

纵观2008年之后的状况,奥巴马仿佛就是吉米·卡特,而荣·保罗则是里根的化身。2008年保罗未能当选,和1976年的里根遭遇同样命运。但正如里根在1981年终于成功那样,随着越来越多的公众幡然醒悟,保罗很有可能上演里根的奇迹,让奥巴马成为下一名“一任总统”。

最近一次民调显示,荣·保罗目前在共和党候选人中排名第三,仅次于米特·罗姆尼与纽·金瑞奇。那些尚未投入到保罗阵营中的选民,很大程度上并非反对保罗的主张,而是对这位“不先生”缺乏了解。主流媒体对前两位候选人给予狂轰滥炸般的宣传,而对待荣·保罗,就好像他并不存在一样。美国著名电视主持人琼·斯图尔特曾将保罗形容为“酒店的第13层楼”,讽刺同僚对这位重要候选人的刻意无视。

有人或许会质疑保罗“廉颇老矣”。其实大可不必多虑,保罗家族后继有人。荣·保罗之子兰·保罗(Rand Paul)现为美国肯塔基州参议员,他完全秉承着父亲的理念和原则。从这对父子身上,人们看到了美国复苏的希望。

责编:温志宏

GO TO TOP
5 chegongzhuang Xilu, P.O.Box 399-T, Beijing, China, 100048
Tel: +86 10 68413030
Fax: +86 10 68412023
Email: cmjservice@mail.cibtc.com.cn
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