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Image
English
  • 中文
  • English
中文
|
English
Directory Of Year 2009, Issue 4
The current issue
Current Location:中文 » 20094 » 选举
Bookmark and ShareCopy Reference Bookmark and Share Add To Favorite

选举

Year:2009 Issue:4

Column: 专栏

Author: 文/老原

Release Date:2009-04-05

Page: 109

Full Text:  

前段时间全国进行村级换届选举,老爸给我讲了老家的选举情况,说原来的书记张A不但成功连任,还把原来的村主任牛D挤了下去,现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了。

村子虽然处于全国产煤大县,但地下并无煤,青年小伙们都在外面打工。上届村党委书记是张A,村主任是牛D,村会计是吴F,不过这“三驾马车”并不合得来,书记和会计有什么事情都绕过村主任。按常理讲,这是一个以牛姓为主的村子,牛D应该很吃得开,但是由于“不会来事”,他在村里并不是很受重视。

这次选举,张A下了很大的工夫,给每个村民都送了礼物,又许下许多承诺。

尽管张A大字不识几个,为村里谋发展几乎是空话,但在村民眼里还算个能人。这次费这么大劲参加竞选,是因为现在村里干部的工资都由财政来支付了,一年下来可以有八九千块,还时不时有拨下来的扶贫济困资金,又可以从中捞取一笔,一年下来,也有万把块钱的收入了,而且时常有人送点小礼。在这个经济不发达的村里,也算个“肥差”。

听了这个选举故事后,感慨很多。

其一,中国基层实行真正的民主选举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在西方,选民对选票投给谁有着清晰的判断。但在中国农村,选举依然只是一个形式,许多人仅仅因为眼前一点小“甜头”就会扭转自己的判断,至于竞选者当选后能不能为村子发展谋利益,自己能不能从中受益,基本不会考虑,或者说考虑了也没用,因为传统社会的惯性让他们看到,无论是谁上台,结果都没多大差别。

其二,血缘的纽带作用在逐渐削弱。农村选举往往会变成家族之间的竞争,这种情况现在也有,但更多地已经让位于经济利益了。例如牛姓家族在全村人数最多,牛D过去靠家族力量都不会落选,但这次却遭遇“滑铁卢”,张A虽然家族人少,但给了村民“甜头”,最终获得了“成功”。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正逐步瓦解农村天然的血缘纽带,人们更关注的是利益。

尽管有着种种先天不足,但这些选举并非没有积极意义。如果经过几十年或者上百年,人们会更注重自己投出的每一票,这也是向真正民主选举的靠近。

GO TO TOP
5 chegongzhuang Xilu, P.O.Box 399-T, Beijing, China, 100048
Tel: +86 10 68413030
Fax: +86 10 68412023
Email: cmjservice@mail.cibtc.com.cn
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