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Image
English
  • 中文
  • English
中文
|
English
Directory Of Year 2009, Issue 4
The current issue
Current Location:中文 » 20094 » 数字传递中国信心
Bookmark and ShareCopy Reference Bookmark and Share Add To Favorite

数字传递中国信心

Year:2009 Issue:4

Column: 宏观

Author: 文/王新玲

Release Date:2009-04-05

Page: 58,59

Full Text:  

张晓晶解读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应对危机有优势,政府动员资源的能力强,高储蓄(所谓“资金充裕”),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容量大,工业化、城镇化加速,财政实力强,金融体系健康等。这些都是实在话。但要考虑到经济体的弹性,特别是价格机制能否充分地发挥作用。这包括劳动力价格、资源能源价格、汇率利率等。我认为,只有经济体具有足够的弹性才有利于更快地走出危机。这一点与政府动员资源能力强并不矛盾,相反,更要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合力。千万不能忘了市场机制才是根本。

《报告》提出要落实放宽市场准入的各项政策,积极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和社会事业等领域。这些提法非常好,但如何落实,值得关注。如何使短期救急的目标和中长期科学发展的目标相协调,想到了能不能做到,这很重要。

3月9日,本刊记者就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及其中关系2009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数字,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主任、研究员张晓晶。

张晓晶

张晓晶

10大产业

认真实施汽车、钢铁、造船、石化、化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着力解决这些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数字解读

应对危机时我们需要对产业进行新的调整,罗斯福新政中也有国家工业复兴法案。我国已经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既是短期救急的需要,也是我国中长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规划出台后,在投资、扶持性政策等方面,会对这些行业有所倾斜,对拉动当前经济发展能够起到救急作用。另一方面,我国这些年的经济增长非常快,一些产业里出现了产能过剩、低水平竞争等问题,我们也期望通过产业振兴规划来调整落后的产能和过剩的产能,以达到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等目的。

9500亿元

财政赤字

为弥补财政减收增支形成的缺口,拟安排中央财政赤字7500亿元,比上年增加5700亿元,同时国务院同意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列入省级预算管理。全国财政赤字合计95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在3%以内。

数字解读

我国的赤字水平总体来讲比较低,低于3%,属于相对安全水平,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无限度地扩大赤字。因为除去3%的财政赤字,我国还面临着其他方面的综合负债,比如地方债务、社保欠账、银行坏账等,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已经远远超出3%的水平。

各个国家面对危机时都会发债。根据各国的危机经验分析,大的经济危机发生后,3年之内国家的债务增长会提高86%。我国提高债务水平不是新现象,但我们确实要注意由此带来的其他方面的潜在风险,尤其需要注意如何更好地运用财政资金。

关于2000亿元地方债,要防范的最大风险就是,不能在最后由中央政府为地方政府收拾烂摊子。如果由地方政府发债并承担还债责任,出了问题由地方政府自己兜着,就不会产生道德风险,但这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有直接关系。最后的烂账不能统一交还国家,这是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的。

4% CPI涨幅

今年价格调控预期目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4%左右。

数字解读

4%,某种程度上是对预期的一个引导,它告诉我们,我国不会出现通货紧缩的局面。整体来讲,我们的经济增长压力很大,加上去年物价上涨过快形成的翘尾因素,很有可能导致今年某些月份CPI出现负增长,2月已经出现这种情况。不过,我们关于能源价格和粮食价格的调整,货币投放的大量增加,以及下半年经济增长的有所恢复,会起到对抗通缩的作用。总体来看,某些月份出现负增长很正常,但全年物价涨幅不会为负。4%是一个相对乐观的指标。

8% GDP增长

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数字解读

8%已经连续5年成为《报告》确定的预期增长指标。不过,相比于2003—2007年,我国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11%,这个8%还是定得比较低的。然而今年却大大不同。目前全球经济普遍处于收缩阶段,发达经济体都是负增长,这种情况下我们再提8%,意义重大,要实现的难度也很大。

《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我个人认为是留有余地的,因为危机还没有见底,国际国内形势可能还会有新的变化,我们要有心理准备,今年的经济增长有可能达不到8%,或者要达到8%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环境污染问题、经济结构进一步失衡、投资项目缺乏效率以及腐败问题等,在那种情况下,我们也未必一定要向8%靠拢。

实现这一增长目标,目前的主要困难是,怎样使我们的4万亿元计划和其他相关的刺激性措施与我们的科学发展保持平衡。

50000亿元

新增贷款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一是改善金融调控。保证货币信贷总量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广义倾向增长17%左右,新增贷款5万亿元以上。二是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对信贷投向的监测和指导,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等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切实解决一些企业融资难问题。

数字解读

50000亿元只是给大家一个基本的预期,表示在去年的基础上我们会进一步增加贷款,在信贷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让企业不要有这方面的担心。这一数字会根据具体的实际形势进行调整,因为信贷只是一个中介目标。

5000亿元

减费减税

初步测算,今年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落实已出台的中小企业、房地产和证券交易相关税收优惠以及出口退税等方面政策,加上取消和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可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

数字解读

这里的5000亿元并不包含在4万亿元里,而是通过减费减税等优惠措施引起的企业负担减少。在经济困难时期,企业压力通常很大,劳动力成本之外,还面临着需求的减少、收益的下降。这样的时期,企业确实需要政府进行些诸如减税等扶持工作。但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样面临着下降压力,所以这时候的减税力度也不会很大。我个人认为,5000亿元是一个比较适度的水平。

900万人

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6%以内。

数字解读

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3月7日对外公布说,今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为2400万人,预计可以努力完成1200万人就业,缺口为1200万人。今年就业压力非常大,我们现在保增长的目的,也是要实现一个比较好的就业局面,保持社会稳定。

现在,“学士后”制度也好,“准就业”机制也好,以及其他推动就业的创新措施,都是希望企业和员工能在困难时期达成共识。《报告》中我很关注这样一句话,“鼓励和支持困难企业与员工协商薪酬,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技能培训等办法,尽量不裁员。”实际上,我们可以不去固守《新劳动法》中的某些限制,我们需要看到在困难时期实际工资的略有下降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维持就业、维持老百姓正常生活水平的必要途径。在这个问题上,我倾向于实行较为弹性的工资制度,以使我们的就业更加充分。

7161亿元

“三农”投入

今年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入7161亿元。今年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平均每斤提高0.11元和0.13元。

数字解读

在困难时期,低收入人群受到的影响更大。农村是低收入人群较多的地区,经济形势不好的状况下,一方面,农业收入可能下滑,虽然我们采取的提高粮价、实施保护性价格等扶持政策会起到一定作用,但总体来讲,可能还会面临农产品价格下跌的风险。另外,大量农民工返乡,让农村面临着非农收入急剧减少的压力。

对“三农”的支持是一个长期任务,在危机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度。

96亿元

中小企业发展资金

中央财政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从39亿元增加到96亿元。

数字解读

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在短期内无法解决,政府给予他们比较多的资金支持能够部分缓解这一问题,但总体来说,它还是一个难题。在经济困难时期,中小企业总是受到冲击最大的群体,国内外都是如此,发达经济体也不例外。考虑到我国的现实情况,中小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所以我们要采取各种办法不让它们倒闭。实际上,中央政府还提出一点,“要大力推进企业组织机构调整和兼并重组,支持优势企业并购落后企业和困难企业,鼓励强强联合和上下游一体化经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考虑到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普遍较弱,在做大做强企业的方向性政策和如何扶持中小企业两者之间,也需要实现一种平衡。

1196元扶贫新标准
今年将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新标准提高到1196元,扶贫对象覆盖4007万人,这标志着我国扶贫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
数字解读
这是社保水平大幅提高的一个方面。扶贫标准进一步提高表明,一方面我们在更多地关注低收入人群,另一方面,政府有实力保证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
《报告》里关于社保的支持体现得比较明显,首先是4万亿元的重新分配,在社保方面给了更多的份额;另外在资金支持方面,社保资金投入,包括医疗卫生改革、教育等,实际的政府需要投入的部分写得很清楚,这一点上落实得比较好。
GO TO TOP
5 chegongzhuang Xilu, P.O.Box 399-T, Beijing, China, 100048
Tel: +86 10 68413030
Fax: +86 10 68412023
Email: cmjservice@mail.cibtc.com.cn
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