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童经济:超级内需
《瞭望东方周刊》2009年第13期
中国目前正处于第四波婴儿潮,这将带动国内消费进入加速期。在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加深的背景下,婴童产业本可以成为一个拉动内需、造福民生的突破口,而如今最首要的问题是——国内的婴童产品如何争取几千万婴幼儿父母的高度信任。一方面是如此巨大的刚性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却是几乎同样巨大的信任挑战。更进一步,当我们的孩子从降生起就吃着洋奶粉,穿着外国品牌的服装,怀抱外国卡通玩具,他们对自己国家的信赖如何能坚实巩固。
老男人也有春天
《南方人物周刊》3月21日
罗大佑,一个被过度诠释的名字。无论是在演唱会上公开剪掉自己的美国护照,还是积极参加“天下围攻”倒扁运动,罗大佑始终没有远离政治运动和社会现实。在歌迷印象中,有两个罗大佑:一个是摇滚的、哲学的、理性的,用或直白、或愤怒、或平实的话语来讽刺政治和社会现象;另一个则是伤感的、脆弱的、柔情的,用独有的长句唱着各种风花雪月的诗和百转千折的感情。
迷失的文物
《新世纪周刊》2009年第8期
中国流失的国宝无数,佳士得拍卖的两件被认为“不是国宝”、也“不值钱”的兽首却引发了人们不可遏止的爱国情绪,但无论政府部门还是民间的反应可能都稍嫌过度。对于佳士得来说,借着中国人的民族情绪炒高拍卖品的价格,也许是它的如意目的之一。两件兽首的命运折射出中国追索流失文物之难。而最让文物界人士担忧的是,文物保护不力,走私肆虐,新的文物流失潮正在形成。
都是农民!
《新周刊》2009年第5期
“三农”问题悬而未决,中国城市与农民已纠葛为一体,又壁垒分明——中国社会的封面是城市,封底是农民,但农民在城市缺失公平待遇。部分城市政府和市民作为城市的既得利益者,强化了以户籍为前提的“出身论”,在认同农民(工)的能力之前,就剥夺了他们的机会。他们歧视农民,忘却了农民是中国社会的根。改革开放30年最值得致敬和表彰的群体、被忽略的中国骄子,是农民工。
“世界最大监狱”加沙
《南方周末》3月19日
23天的激战后,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发言人都说自己“胜利了”,只有巴勒斯坦老人,在房屋两次重建又第三次被炸毁后问,“为什么总是我们付出代价”。以色列女孩Kutikov已经可以穿着高跟鞋从容地走向掩体。哈马斯和以色列的战斗持续了8年,加沙被全面封锁也进入第3年。在这个360平方公里的“监狱”里,“重建”无从谈起,谁也不知道,下一场战争会在明年,明天,还是下一分钟……
萨科齐体系
法国《新观察家》3月5日
上月,萨科齐派任其经济事务得力右臂弗朗索瓦·佩罗尔担任未来法国第二大银行行长,在法国国内引发广泛争议,人们认为这涉及政治合法性和伦理道德的问题。而这就是萨科齐建立的系统:在一个个人关系的网络中,总统将自己的棋子放到管理国家和处理国际事务的权力顶峰。
为了美国,开始花钱吧!
美国《新闻周刊》3月15日
根据美国花旗银行提交的报告,过去的12个月里,美国银行存款暴涨了30%。从宏观经济上说,对于投资消费的过分谨慎,会给美国经济造成致命的伤害。根据凯恩斯的“节俭理论”,一旦所有人停止花钱,只会导致所有人变得更穷。
就业危机
英国《经济学家》3月12日
感谢历届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障立法方面的不懈努力,今天最悲观的经济学、社会学研究者都不认为这场金融危机将拥有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破坏力。然而无论如何,它造成的损失仍然不可小觑。金融危机结束后,它带来的衰退还将延续相当长时间,这也迫使各国政府痛苦地改革它们的就业体系,抛弃过度保护的就业制度。
印度力推就近消费
美国《商业周刊》3月9日
本地化购买(buy-local)运动并不新鲜。在过去十年,印度一些独立企业已经在相互联合,鼓励消费者就近消费。尽管这一做法导致了争议,但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本地化购买运动让它们免于承受衰退带来的最坏结果。本地化购买之所以能发展地方经济,主要因为这些中小企业雇佣的都是本地员工,联系的都是本地供货商,销售利润也都掌握在本地企业手里。
Copy 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