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Image
English
  • 中文
  • English
中文
|
English
Directory Of Year 2009, Issue 2
The current issue
Current Location:中文 » 20092 » 作为生命必需品的规则
Bookmark and ShareCopy Reference Bookmark and Share Add To Favorite

作为生命必需品的规则

Year:2009 Issue:2

Column: 一家之言

Author: 文/黄典林

Release Date:2009-02-05

Page: 108

Full Text:  

在澳大利亚生活一段时间之后,终于能够切身体会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差距其实并不是物质上的极大丰富,而是规则的有无、完善与否。在这里,你会发现一切都是透明的,只要你愿意写封信、打个电话,或者上网查询一下相关信息,你总是能够得到办任何一件事情所需要的规则指南。你只要按图索骥,那么即使再麻烦,你也总能够达到你的目的地。

最近,房东太太正忙着盖新房子。收房租那天,我问她进展如何了,她回答道:还早着呢,先期审核正在进行。先要审查房子的设计结构,是否符合消防标准和其他安全要求,还要审查建筑材料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标准,以及盖房子的建筑公司资质如何。一大堆审查程序完成之后,你才能动工盖房。

我问她是否有别的办法加快审批进度?她回答:“那是不可能的。因为程序都是一样的,任何人都必须按照这个规则办事。如果你的相关环节不符合要求,审批时间会更长。我们早已习惯了。”

人们已经习惯了按照规则办事。其实,不仅是盖房子,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人性和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确立起来的无形规则,早已深入了每个人的肌肤和制度的灵魂。在车站大家会排队上车,在人行道路口,车辆总会停下来谦让行人,各种公共设施会考虑到残障人士的需要,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和天经地义的。

想起那些在严寒中排队买票回家过年的人们,我也曾是他们中的一员。“黄牛票”这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名词,从最日常的细节处透露了规则和制度建设的失败。不仅“黄牛票”,许多生活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人们都遭遇过规则无效后的无奈和挫折感:当你在看病时,当你的孩子需要接受良好教育的时候……

在一个对规则熟视无睹的环境下,遵守规则被视为“变态”,违反规则才是“正常”。相反,在一个大家都遵守规则的氛围里,规则绝不是可有可无、可以被任意践踏的东西,而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是生命和社会有机体须臾不可或缺的要素。

期待规则昌明的中国早日到来。

GO TO TOP
5 chegongzhuang Xilu, P.O.Box 399-T, Beijing, China, 100048
Tel: +86 10 68413030
Fax: +86 10 68412023
Email: cmjservice@mail.cibtc.com.cn
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