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Image
English
  • 中文
  • English
中文
|
English
Directory Of Year 2008, Issue 5
The current issue
Current Location:中文 » 20085 » 月读
Bookmark and ShareCopy Reference Bookmark and Share Add To Favorite

月读

Year:2008 Issue:5

Column: 月读

Author:

Release Date:2008-05-05

Page: 106-109

Full Text:  

600年:世界变局中的中国经济

文戈

该书大胆指出了目前中国经济所存在的几大结构性问题,这些长期拖延而难以解决的问题,在累积到一定时间和程度后,显然会影响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进程。

我读经济学方面的书籍不多,谈论经济也常常是摸不着门道,对各种各样的经济理论也不甚了了,按理是没有资格来评说别人写的经济类著作的。不过,面对周牧之的新著《中国经济论——崛起的机制与课题》,纵使我的看法很不专业和内行,我还是忍不住要说几句。

周牧之现在是日本东京经济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最近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担任客座教授。他的另一个身份一般为人少知,其祖父便是小说《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的作者、著名作家周立波先生。身为湘人之后,牧之的身上洋溢着湖南人的睿智和勇气。

周牧之曾供职于原国家机械工业部,后赴日本留学,毕业后曾任日本开发构想研究所研究员、日本国际开发中心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新经济与中国城市化问题。近十年来,他相继著有《机械电子革命与新国际分工体系——现代世界经济中的亚洲工业化》、《大转折——解读城市化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城市化:中国现代化的主旋律》、《鼎:托起中国的大城市群》等专著,受到中日双方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去年,他又在日本出版了《中国经济论——高速经济增长的机制和课题》一书,如今的这本《中国经济论——崛起的机制与课题》便是这本书的中文版。

可能是因为原作是写给外国人看的缘故,这本新著花了很大的篇幅来描述中国经济近600年来,特别是从1949年以来的发展轨迹和特点。用国内一些经济专家的眼光来看,也许会觉得这种描述比较概括和粗浅,难以让人深入了解中国经济的本质特征。

不过,在我看来,作者的这种描述却是非常独特的。首先,他是把中国经济放在600年来世界大变局的影响中,使这本著作具有非常宏观、广阔的视野。这个600年是从明代的郑和下西洋开始算起的,牧之认为,这是中国人进入大航海时代的一个象征,这个时代扩展的东西方贸易,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

不过,在此后的产业革命时代,中国经济却由于自身的闭关锁国和列强的入侵,从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大国、最大的出口大国和拥有最大经济存量的国家变得一贫如洗,处于赤贫状态。

幸好,中国经济在信息革命时代面临机遇,正在重新崛起。这种起伏变化的经济曲线都与世界变局有着密切关系。在牧之看来,至少在这600年中,中国经济绝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

此书没有按照国内经济学家惯常采用的编年史方法来阐述中国经济特点。他采用了一种由近及远的方式,先从目前中国的经济现状说起,进而回溯1949年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然后追溯到郑和下西洋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轨迹。开篇两章,他写的是世界经济格局的巨变和中国大城市群的崛起,接下来,他回顾了中国工业化的艰难历程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进而他又描述了中国这个贸易大国从郑和到戊戌变法以来的光荣和挫折,最后其主题再度回到世界经济中的中国。

显然,这种写作手法效仿了西方人的著作传统,也使作者摆脱了编年体的束缚,能够自由、写意或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描述他对中国经济发展史的认识。

那么,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牧之能自如地将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与他所阐述的中国经济问题对应起来,触类旁通地让人了解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差距和对比。比如,他在谈论中国成为全球供应链中的一环时,就以醒目的图表和数据展示了世界海上集装箱运输量的变化、全球航空客运量的变化、全球航空货运量的变化等,以此来分析这些数值变化对中国经济的依赖与影响。显然,这需要作者对这些发达国家的经济运作和现状有着深入了解,并能信手拈来地引用相关数据。

除了描述与论说中国经济发展外,该书还大胆指出了目前中国经济所存在的几大结构性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缺乏再分配机制下的不均衡发展、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障与分配的不公平、二元社会结构下的人口大规模流动对策、困扰中国大城市群的集聚负效应等。在他看来,这些长期拖延而难以解决的问题,在累积到一定时间和程度后,显然会影响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进程。

牧之自述说,他从完成博士论文的那一刻开始,就着手《中国经济论》的构思和写作,斗转星移、殚精竭虑之后,几易其稿,历时12年,才完成日文版的写作和出版。此后又花了半年翻译、改写和增删,最后促成这本28万字的中文版出版。在如今这个追求一切速成的社会中,一个学者仍愿如曹雪芹写《红楼梦》一般,用12年时间写一部著作,其认真、执著、刻苦的精神,想必也一定能赢得许多人的敬佩。

《中国经济论》周牧之 著人民出版社 2008年3月

《中国经济论》周牧之 著人民出版社 2008年3月

资本的后殖民处境

赛义德关于“旅居”的叙述的最为重要的意义在于,资本在各种场中的可转换性得到了足够的重视。

夏放

爱德华•赛义德是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实际开创者,也是批评领域多元文化主义的奠基者之一。同弗雷德里克•杰姆逊、丹尼尔•贝尔一起,他被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文化批评家之一。《赛义德后殖民理论研究》(张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是国内学者对赛义德及其开创的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第一次完整系统的梳理和研判,不仅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而且以其鲜明的创新意识和细腻的理论思辨,为国内的后殖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成果和资源。

除导论部分外,《赛义德后殖民理论研究》全书共分六章,分别研究了赛义德的早期思想和他关于东方主义、世俗批评、巴勒斯坦问题、文化与帝国主义等问题的论述,涉及赛义德几乎全部的重要著作。作者以“不得其所”为关键词,对赛义德的文化认同和学术意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不得其所”(out of place)源自赛义德的回忆录。有学者将其译为“乡关何处”或者“格格不入”。这样的译法显然不能够准确传达赛义德思想的深刻内涵,“乡关何处”过于怀旧,而“格格不入”又显得矫情。在将这个词诠释为“不得其所”之后,作者赋予了它“生命的”和“学术的”双重含义。就其“生命”的意义来说,赛义德从小远离故土,经历着包括语言的分裂、身份的困窘等常人无法体验的深刻的心理磨难,长大之后也是东奔西走,居无定所,总是心有旁骛,保持警惕,永远处于“世界之间”,永远没有真正“家”的感觉。就其“学术的”意义而言,赛义德始终徘徊于客观知识与政治知识、“霸权”与“话语”、历史与结构、抵制与共谋、第三世界与第一世界、本质主义与非本质主义之间。这种独特的位置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认同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赋予他同帝国主义及其霸权话语展开斗争的武器和力量,又在一定程度上伤及自身。

基于这样的认识,作者指出,以赛义德为代表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家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既不在西方统治历史之内,也不在东方统治历史之内,而是与它们保持着一种切线关系。这样,他们同西方统治历史,就既可能是一种紧张关系,又可能是一种共谋关系。他的学术著作闪耀着思想的光辉,充满了真知灼见和精神的力量。但同时,在他把阿拉伯文化和西方文化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也不可避免地成为后现代状况的矛盾性、不协调性、未完成性及其可能性问题的一个集合体。在他打破了种种藩篱之后,他自己也开始失去了依靠和根基。

回顾国内以往的后殖民研究,往往可以看到两个极端:一种情况是,只看到西方后殖民理论家同西方霸权对立和斗争的一面,看不到他们内在的矛盾和尴尬,尤其是看不到他们努力争取西方文化霸权的认可的这一面目;另一种情况是,对于后殖民理论家的理论贡献,对于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在把现代性、民族国家、知识生产和欧美的文化霸权都同时纳入到自己的批评视野之后,所产生的积极意义视而不见,完全视其为西方霸权话语的共谋。本书作者从文化认同这个具体而重要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赛义德话语实践的多形特征的准确把握,揭示了其话语实践具有的学术/政治的双重性,尤其是揭示了其中既相互分裂、相互背离,又相互挪用、相互促动的复杂关系,这无疑是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研究的发展和深入。

在对赛义德《东方主义》的开创性意义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之后,作者通过对其潜在的杂交视角的具体分析,认为“赛义德的理论是一种激进的反抗理论与批判理论,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理论是悲观的、消极的,因为它过高地估计了霸权的力量”,并进一步指出,“在知识和表征活动中,既不能把这种霸权绝对化、本质主义化,也不能陷入相对主义的泥沼”。比如,在谈到《文化与帝国主义》的方法论困境时,作者指出,“折中主义可能既是它力量的源泉,也是其软肋所在。折中主义既使得它在保持其后结构主义方法论框架的同时能够乞援于传统的人道主义,又在一定程度上重复了《东方主义》的方法论困境”。又比如,在对备受责难的赛义德的职业生涯进行分析时,借助于布尔迪厄的“场”的概念,作者指出,赛义德关于“旅居”的叙述的最为重要的意义在于,“资本在各种场中的可转换性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向上流动的跨国经历不仅仅是在索要权威,而且是在重新界定权威,这一次重新界定会有很多人受益,因为它意味着重新构成文化资本,也意味着文化资本的重新分配”,“简言之,中心不但能够改变,而且已经在改变”。换句话说,出生地的特权和目的地的特权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处于支配性的欧洲中心话语中的他者的文化空间也因此得以扩展。这样的论述把后殖民理论家特别是赛义德的族裔出身、文化背景、个人经历、职业规范同他们的思想方式、理论追求结合起来,揭示了这种身份所具有的重要的文化性、政治性和地理意义,既是辩证的、深刻的,也是有富有创见的。

《赛义德后殖民理论研究》张跣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12月

《赛义德后殖民理论研究》张跣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12月

《地区构成的世界:美国帝权中的亚洲和欧洲》

[美]卡赞斯坦 著,秦亚青、魏玲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12月

彼得·卡赞斯坦,美国哈佛大学博士(1973),现任康奈尔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曾任著名的《国际组织》杂志主编,为国际关系学建构主义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与现实主义流派的重要代表斯蒂分·克拉斯纳和新自由主义流派的重要代表罗伯特·基欧汉并称为“三K”。

这是他有关新地区主义研究的最新著作,书中指出了“多孔化地区”是冷战后世界政治的重要特点,并从技术、对外投资、国内政治、国际安全、文化外交等角度系统探讨了欧洲和亚洲两个地区的权力变化特点及其融合程度,指出这种多孔化地区与美国帝权之间的复杂关系。

《20世纪的国际政治逻辑》

刘靖华 著

生活·读·.新知三联书店

2007年9月

20世纪以来,美国何以兴,苏联何以衰?作为近代文明的发源地,欧洲向何处去?

《20世纪的国际政治逻辑》是《冷眼向洋》书系中的一本。该书系从19世纪留给人类社会的问题谈起,讲述百年间美国、欧洲、俄罗斯走过的不同道路。这三块地区的经验,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时期对全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书系没有拘泥于历史事件和国际关系的单纯叙述,而是从社会发展的既成事实入手,透过沉浮兴衰的现象,深入探讨对20世纪历史走向起重大影响的精神、思想体系和发展模式。增补修订版添加了许多重要内容,既有对历史的进一步追溯,又有当代新的发展,但与初版的基本取向不变。

“全球化”在20世纪浮出了水面。但它绝不是一片芳草蓝天。在这看不到尽头的进程中,到处都是荆棘丛生——人类还远没有达到有能力“自治”的境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眼看世界,心想中国,作者没有须臾离开对中国命运的关注,让历史告诉当代,让世界映照中国,作为参照,引人深思。

《卡斯特罗访谈传记——我的一生》

[古]菲德尔·卡斯特罗,[法]伊格纳西奥·拉莫内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年2月

该书是2003年初至2005年中,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与法国《外交世界》月刊主编、著名记者伊格纳西奥·拉莫内谈话的记录。这100小时的访谈先后以《与菲德尔100小时访谈》、《菲德尔·卡斯特罗:我的生活》等英、法、西班牙文出版,引起世界的关注。全书分三部分:一是关于卡斯特罗的生平和革命斗争,从童年到参与学生运动和古巴革命;二是讲述卡斯特罗领导下的古巴,包括古巴导弹危机,切·格瓦拉之死,苏联解体,古巴与非洲、美国、西班牙和拉美国家以及和中国的外交关系;三是阐述新时期的古巴,主要是古巴社会主义与全球化的今天。这是卡斯特罗第一次系统全面地讲述自己的生平和革命思想,古巴的内外政策以及对国际一些重大问题的看法。

伊格纳西奥·拉莫内,1943年出生于西班牙加利西亚,在法国度过了几乎所有的学业和职业生涯,是西班牙裔的法国知识分子。他是极具影响力的巴黎月刊《外交世界》杂志的主编,也是当代欧洲最有声望的进步知识分子之一。

《组织》

[美]马奇,西蒙 著,邵冲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年3月

这是两位管理大师的旷世经典著作。

《组织》的出版宣告了组织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诞生。马奇和西蒙是决策理论学派的两位大师,本书作为他们的唯一合著,虽然备受关注和引述,但却从未被引进中国,这是第一次正式出版中文译本。

由于竞争、合作、人类认知和情感、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组织过程的控制较为有限,而组织的参与者们尽可能以容易复制的方式来应对这些限制,本书的焦点正是这种复杂的组织行为。尽管大多数组织有等级制度,但组织过程决不能单纯依靠命令和权力来完成,所以本书自始至终关注的恰是决策而非等级,这也是现代组织和管理重要的一环。

该书的作者赫伯特·西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而马奇则是美国加州大学社会科学院的首任院长,1970年成为斯坦福大学的管理学教授,同时也担任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教授,是名副其实的跨界大师。《西方管理思想史》对两位作者的评价是:“美国的管理学家西蒙和马奇发展了巴纳德的管理理论,特别是决策理论。”

《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

郭忠华,刘训练 编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年9月

公民身份是政治理论的基本概念,也是政治实践的重要基础,它的内涵和性质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在理论上也始终充满争议。英国著名社会学家T·H·马歇尔是第一个真正明确提出公民身份概念并对其加以研究的学者,他建立起了公民身份的研究框架,在这研究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该书的上篇即编选了他的7篇文章,详细展开了马歇尔对公民身份、社会阶级所作的表述,再现了他对相关问题的看法;下篇的6篇文章则集中了当代一些学者对马歇尔理论的反思与评判。这本书为理解和认识公民身份、社会阶级概念提供了帮助,同时对国内公民身份研究的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

《格局决定结局》

严定暹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出版社

2008年1月

从商、从政、做人、处世一定要读《孙子兵法》,作者严定暹女士,华人世界中第一位将《孙子兵法》用于生活中的女性学者,精研兵法近二十年,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带你走进历史,开发属于你个人的智慧思考模式,让自己始终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

严定暹,祖籍湖南,台湾师范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现任台湾科学委员会研究员。曾在台湾汉声电台主讲《孙子兵法》,台湾《天下远见杂志》“孙子兵法手记”专栏作者。

严定暹擅长将艰深的经典智慧,吸收反刍为平浅易懂的实用生活方法,《孙子兵法》的智慧是创造美好人生的智略。“知法不必用兵”,“只要方法正确,一定可以化干戈为玉帛”,这个“法”字,就是指《孙子兵法》。作者以生动浅白的文字,发挥“活学活用”的功力,列举古今中外实例,将《孙子兵法》与现代生活现象相结合、印证,即使没有读过原著的读者,也能从中撷取其观念,进一步活用在工作与生活中,相信不论遇到何种处境,必能找到正确方法,而达到胜战而无伤的圆满结果。

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英]麦迪森 著

伍晓鹰 马德斌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3月

安格斯·麦迪森先生是世界著名的计量经济学家,在长期经济增长和国际比较研究领域享有极高的声望,被公认为当代最伟大的经济历史数据的考证和分析专家。他长期从事各国经济增长史的比较研究,著述颇丰。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予以特别的关注。在OECD组织的全力支持下,他1998年出版的《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一书,对两千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线索作了科学的分析。进入21世纪以来,他继续关注并追踪研究中国经济的发展,于2007年推出了该书的第二版。第二版不仅对第一版作了重要的修改与更新,还新写了“问题与前景:展望2003-2030年的中国与世界经济”一章。

本书有着独特的视野和深度。它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试图回答为什么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在过去一千年中发生了如此戏剧性的变化。作者的结论是,中国可能在2015年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从而恢复它在1890年之前所享有的世界经济地位。

《春天的故事——深圳创业史1979-2009(上)》

徐明天 著

中信出版社

2008年4月

本书以编年体的形式,讲述了深圳三十年间崛起的过程,忠实记录了深圳在经济、社会、制度、产业等方面的深刻变迁和上升,可歌可泣的创业故事加上鲜为人知的史料披露,让我们重回那个激荡的创业年代……

1979年,深圳还只是“省尾国角”的一座边陲小镇。2007年,它已崛起为国内继上海、北京、广州之后的第四座现代化城市。自1980年被批准设立经济特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后,改革创新已成为它的灵魂。是什么力量激发出深圳经济快速增长的高速度?是什么魔力托起令全球瞩目的深圳“一夜城”?三十年来,一代人的命运与深圳的发展紧密相连,期间发生了哪些故事?

本书讲述了深圳三十年间崛起的过程,忠实记录了深圳在经济、社会、制度、产业等方面的深刻变迁和上升。

《1978—2007年中国大陆改革的个人观察》

赵海均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8年1月

该书通过对改革开放历史的回顾,作者认为,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来看,30年的改革开放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一是目标的确立阶段:也就是从改革开放开始至1992年。是改革开放的试点、探索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二是目标建立阶段:也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阶段,这个阶段是从1992年至今。在此之前,由于改革还没有明确的目标,究竟采取什么样的体制,以及改革的方法、路径都处在探索过程中,随意性很大。一旦目标明确立,改革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尽管在后来的推进中,遇到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国有企业的大面积坍塌,但是改革最终还是走上了目标的路径。

内容涉及金融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外贸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以及最近几年的教育改革、住房改革、医疗卫生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完善和深化改革。

《股市18岁(1991—2008)》

周焕涛 著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年1月

爱因斯坦说过一句绕口令:这个世界最不可理解的是它竟然能够被理解。《股市18岁》试图理解股市,就像理解自己的孩子。作者试图打通人生、社会、财经、文体、自然的通道;试图探寻股市红黑相间、阴阳涨跌的奥秘。该书按照编年史体例,“原生态”记录沪深股市17年的历史。有人物,有细节,有故事;同时又提纲挈领,纲举目张,高屋建瓴。

书中有见解,有判断,有分析;文字生动活泼,语言大俗大雅,全书图文并茂,读之赏心悦目。刚入世的新股民,可以通过本书,对股市17年的风云变幻一目了然;久混股市的老股民,可以通过此书,重温17年股市的风卷云舒,细品自己的挫折与辉煌。

《做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北大领导力十堂课》

杨壮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年3月

领导力的核心是对他人产生的一种持续的影响力。影响力出自何处?该书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述:

思想家。影响力的第一源泉是领导的思想特质。这里所说的思想家,是指那些具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和哲学理念,对复杂问题有独到判断,并具有完备价值体系的人。

专家。在专业领域里的扎实基础和精湛技能,能使领导者成为一名受人敬仰的专家。专家在特定领域具有权威的话语权,对特定问题有着超过常人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具备把这种认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这样的专家也往往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品格。有些领导者具有某种闪光的品质。这种品质既包括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也包括人在困难面前所表现出的坚 韧不拔的毅力,在人与人交流过程中的同理心和换位思维能力,对持有不同性格和思想的人的宽容,在处理危机时的勇敢和沉着。对世人的爱心,等等。

GO TO TOP
5 chegongzhuang Xilu, P.O.Box 399-T, Beijing, China, 100048
Tel: +86 10 68413030
Fax: +86 10 68412023
Email: cmjservice@mail.cibtc.com.cn
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