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JP摩根:最好的投资机会还在中国
日前,JP摩根资产管理亚太区CEO许立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经济下降并不会对中国产生太大影响,次贷是中国经济由出口转向内需主导的最好契机;资产管理者的差异很大,最好的都去做私募和对冲基金。最好的投资机会还在中国,因为世界经济成长率40%~50%来自于中国贡献,这也是中国QDII投资海外中国企业的主因。
经济学定义的衰退是指连续两个季度的GDP成长为负值,目前美国第一季数据在零附近,第二季为负,可以说美国经济接近衰退或已经衰退。美国经济对亚太有影响,但比2001年时小得多。目前中国进出口成长良好,中国经济迟早要转型到以内需为主型,本次转型表现良好,国内消费带动着经济成长。目前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总值在上升,但比例在下降,中国最大的贸易对象为亚洲各国,近十年亚洲区内贸易成长迅速,现在区内贸易大于区外贸易。
中国新西兰签自贸区协定
4月7日,中国与新西兰在北京正式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
新西兰作为第一个完成中国入世双边谈判的国家、第一个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第一个与中国展开自贸区谈判的发达国家、第一个与中国达成自贸协定的发达国家,其经贸史上四个与中国有关的“第一”格外引人注目。
中新自贸区协定是中国在与发达国家对话中按照市场规则和双方要求达成的“规范化程度较高”的自贸区协定。新西兰作为发达国家,与中国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人员交流、投资等领域实现自由贸易安排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英联投资5亿美元拟投向中国
新兴市场PE公司英联投资日前宣布,其正在募集的第三期基金中将有5亿美元投向中国,其中10%~20%将投资于矿业企业。
英联投资合伙人Peter Ruxton表示,英联正在计划筹集一只规模在25亿~30亿美元的新基金。这只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美国、欧洲和东南亚的机构投资者。募资的50%将投资于新兴市场,另外50%投向特定区域国家。其中5亿美元计划投向中国。
“目前中国自产的铜仅能满足国内20%的需求,这让我们看到投资机会。”Ruxton说。他透露,英联在中国已经考察了6~10个矿业公司,包括金矿、镍矿、煤矿和天然气等资源产品等。“现在还没有达成具体协议,但是应很快能有突破。”
海外探矿:利润驱动蕴含投资风险
全国工商联冶金商会常务副秘书长耿炳玺日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透露,中国最大民营钢铁企业江苏沙钢集团,以及河北国丰钢铁、德龙钢铁、江苏永钢集团等10余家民企都有望加盟全国工商联冶金商会提议的民营钢铁企业出外找矿的活动。
民营联合体是在对外依赖度高、国外矿石价格飞涨、而国内民营企业普遍缺乏矿石进口资质的情况下,协会与企业发出的自主行动。面对持续高涨的原材料价格风险,中小民营钢铁企业发现,继续长期依靠现货市场已经很难生存下去。除了因成本压力驱动型的企业联合体外,还催生了一批利润驱动型的出外找矿团。
“现在国人出外投资,买下一座矿山的成本已是几年前的8到10倍。之后投资者找人建配套设施、开采,这部分成本亦提高了60%左右;之后投资人再卖向市场,在原材料价格飞涨的情况下,有些投资人的利润依然能达到100%。”4月23日,金诚信矿业建设公司的总经济师、高级工程师方水平在接受采访时称。
方水平则认为,矿山的估值风险也是国内投资者需面对的一个问题。有时选矿山就像赌博,因为只有矿石被挖出来之后,才能展现矿山的真实价值,“埋到土里谁都不知道能不能挖出金子”。 国际贸易壁垒、企业运行规则、法律语言障碍都是中国企业需克服的因素。
强势媒体推动书画市场
2008年4月25日,由《中国报道》杂志社、中央电视台CCTV-2艺术品投资、《艺术市场》、《收藏》、《收藏界》、《收藏快报》等在内的30多家媒体联袂主办的“艺术之巅———2008强势媒体年度推荐书画名家”大型艺术推广活动新闻发布会暨书画作品观摩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作为此次活动的推荐艺术家郭公达、袁运甫、于志学、李宝林、刘大为、吴长江、田黎明、马书林、卢星堂、盖茂森等33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书画家在新闻发布会上与媒体朋友亲切会面。此次活动是年度间媒体介入书画市场最多、力度最大的活动。
以“艺术之巅”命名的此项活动意在为增强中国当代书画的学术积累、艺术创新,弘扬民族文化、造就时代经典,以真、善、美的艺术精品满足社会的审美文化需求、收藏鉴赏需求,推出“艺术、学术、市场相统一”的理念,向公众推荐具有学术意义与市场发展价值的当代书画家典范。该系列活动作为一项常设性的艺术界、收藏界年度盛事,每年举办,此为第二届。
中国智利自贸协定不断深化
智利金融日报4月4日报道,从2007年1月开始进行的中智自贸谈判服务贸易谈判在进行了6轮谈判后落下帷幕,并将于巴切莱特总统访华期间正式签署协议。
智外交部经济关系总司双边司长安德列斯·雷博耶多表示中智关系一直在不断深化,谨慎但坚定而稳妥,已经不断取得成果。中智两国在现行的自贸协定基础上扩大到服务贸易,不但智利95%的产品将可以免税进入中国市场,而且将能在很多领域向中国自由地提供服务。智利商人可以从智利(或直接从中国)向中国提供服务,范围包括从矿业工程到建筑业、法律服务等多方面领域,并得到法律保证,因此稳定和透明。他认为,与中智之间的服务贸易自由化具有很好前景:中国服务业年增长超过11%,中国政府计划增加服务行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这给智利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能源
矿产品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
4月17日公布的《2007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去年全国主要矿产品产量和进出口贸易继续增长,全国矿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达49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7%。
中国原煤产量达25.36亿吨,增长6.6%;原油产量1.87亿吨,增长1.6%;天然气产量693.10亿立方米,增长18.3%;铁矿石产量7.07亿吨,增长20.2%;粗钢产量4.90亿吨,增长15.8%;10种有色金属产量2351万吨,增长22.6%;磷矿石产量4542万吨,增长16.6%;原盐产量5976万吨,增长10.6%;水泥产量13.54亿吨,增长9.2%。
全国矿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为22.7%。与上年相比,大宗短缺矿产品进口继续增加。中国境外固体矿产勘查取得新进展。
中国遭遇中亚“能源变脸”
4月8日,哈萨克斯坦工业和贸易部长弗拉基米尔·什科利尼克宣布,哈将在一个月后开征石油出口税。这比原计划提前了8个月。目前,中国企业在哈萨克斯坦的多个大型油气田从事勘探开采。分析人士认为,由于中国企业与哈方签署的合同均在2004年以前,都有“海关体制稳定”条款,短期内暂时不受原油出口关税的影响。
但有迹象表明,哈政府准备在下半年修改法律,可能采取强制手段,要求外国投资者遵循新出台的法律条款。如果这些法律生效,哈政府有可能与享受“海关体制稳定”的外国大型石油企业一对一谈判,重新确立利益分配关系。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企业石油开采占哈整个石油开采量的比例不小,加之中哈石油管道已投入运营,中国自土库曼斯坦、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和石油也从哈萨克斯坦过境。因此,未雨绸缪的准备工作非常必要。
亚洲天然气运输公司挂牌
4月14日,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乌兹别克石油天然气公司与中国国家石油公司联手创设的亚洲天然气运输公司(Asia Trans Gas LLC)在塔什干正式挂牌成立。新公司将主要负责乌兹别克—中国天然气管道(简称中—乌天然气管道)的设计、选址、修建和运营。这意味着备受瞩目的从里海沿岸向中国出口天然气计划正式启动。
据媒体报道,中—乌天然气管道设计方案(包括选地和路线规划等) 4月20日获得批准,6月1日前敲定资金来源并破土动工。
总长度达530公里的中—乌天然气管道将分三段修建,第一段和第一个加压站将于2009年12月31日完成,第二和第三段管线及加压站将于2011年12月31日前完成。亚洲天然气运输公司将负责监督项目进展情况。
中海油与伊朗敲定
160亿美元天然气交易
4月16日,伊朗官方阿拉伯语电视台Al-Alam报道称,中国国家海洋石油公司(CNOOC)与伊朗国家石油公司(Iran National Gas company)的谈判已经接近尾声,两家公司近日有望就一笔总价值高达160亿美元的能源交易达成最终协议。
根据中国国家海洋石油公司与伊朗国家石油公司达成的最初协议,该气田产出的天然气将被转化为液化天然气,并由双方平分。中国公司将对该气田开发项目的上下游领域进行投资,计划工期8年,投资总额预计超过160亿美元,其中110亿美元将被用于下游领域开发,其余将被用于上游领域开发。知情人士透露说,这份协议将使中国国家海洋石油公司获得每年从伊朗购买1000万吨液化天然气的权利,有效期为25年。
北帕尔斯项目是伊朗最大的天然气开发项目之一,该处天然气田位于南帕尔斯大气田北面85公里,估计天然气储量80万亿立方英尺。
中石油参与伊拉克油气开采
4月13日,伊拉克石油部发表声明称,35家国际石油公司获准参与竞标该国未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合同,其中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与中化集团公司。
声明说,这35家公司是从最初申请竞标的总共120家公司中挑选出来的。入选公司还包括雪佛龙、壳牌、埃克森美孚、英国石油公司(BP)、俄罗斯卢克以及意大利埃尼等国际知名石油公司。但声明指出,这35家公司获得批准并不意味其他公司永远丧失了机会。伊石油部将继续批准符合条件的公司参与该国油气项目开发,原则上是参与的国际公司越多越好。
伊拉克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三位。据悉,伊拉克希望通过与国际石油公司合作等方式,在一定时期内使国内石油日产量增加50万桶,达到约277万桶。
中国天然气结盟卡塔尔
为填补未来高达8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缺口,中国的国有石油巨头们与全球液化天然气出口大国卡塔尔结盟。4月10日,中石油和中海油两大国有石油巨头双双与卡塔尔签下巨额订单。中国头号石油商中石油与卡塔尔天然气和壳牌签署的首个卡塔尔—中国液化天然气长期供应协议,规定每年供应300万吨液化天然气,共计25年,液化天然气将运送到中石油的接收终端。
卡塔尔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计划到2010年将年产量扩大到7700万吨。此前,中国只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签署过液化天然气项目的长期供应协议。此后全球液化天然气行情看好,价格一路飞涨。已在全国四处投资建造好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中国石油商们“无米下炊”,四处寻觅可以长期稳定供应液化天然气的“卖家”。权威预测显示,到2020年,中国天然气缺口将达到800亿立方米。
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进口液化天然气291.3万吨,增长3.2倍,占当年我国液化石油气进口总量的41.7%,进口平均价格增长23.4%。
中国首次实现太阳能技术出口
日前,位于山东省的一家新能源有限公司向古巴输出太阳能生产设备及技术的合同在山东济南签订。这标志着中国太阳能行业在寻求国际化突破上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打破了中国太阳能行业无技术出口的历史。
根据合同,该公司将在古巴设立生产基地,生产的太阳能热水器具有自主品牌。首期生产线产能为年产5万台,可满足古巴国内的市场需求。此外,在出口生产线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公司还将提供完整的技术服务和人员培训。
据了解,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已逐步跻身世界太阳能热利用大国行列,中国太阳能热水器推广保有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最大发电公司华能
加速挺进煤炭领域
4月15日,华能集团总经理助理胡式海在 “2008中国国际煤炭大会”上透露,华能集团计划到2010年,将自供煤炭的数量从2007年的1700万吨提高到4500万吨,使煤炭自给率从目前的12%提高到20%以上。这意味着在三年时间内,华能将至少新增2800万吨煤炭产能,总投资将达数十亿元。如能实现上述目标,华能将成为五大国有发电集团(另外四家为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中煤炭产能最大和自给率最高的公司。
尽管煤矿资源日益紧缺及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使投资煤矿的成本不断攀升,但包括华能在内的发电企业都在不约而同地加速进军煤炭领域。这是他们为应对煤价上涨、走出亏损困境而采取的“自救”举措之一。目前,五大国有发电集团中,只有华能一家保持微利,其余四家在2008年一季度均已出现集团性亏损。
今年年初以来,国内煤价的涨幅已超过10%,致使发电企业因成本难以消化而利润大幅下挫,甚至陷入亏损。
来源:新华社、中国经济网等
世界最大私营煤炭公司皮博迪计划向中国卖煤
4月14日路透社报道,世界上最大的私营煤炭公司——美国皮博迪能源公司(Peabody Energy Corp)计划向中国出口煤炭以满足中国旺盛的能源需求。这是该公司中国业务负责人Tayeb Tahir在北京的一个行业会议上透露的消息。
Tayeb Tahir透露说,“皮博迪能源公司计划将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蒙古所生产的煤炭出口到中国。”他说:“最开始可能是向中国出口澳大利亚或印度尼西亚所生产的煤炭,以后则可能是将蒙古所生产的煤炭出口到中国。”当被问及“皮博迪能源公司现在是否已经开始向中国出口煤炭”的问题时,他回答说:“我们正在着手进行这件事。”
皮博迪能源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私营煤炭公司,该公司生产煤炭所发的电力占全美电力供应的10%以上,占世界电力供应的3%。该公司设在北京的办事处于2007年9月挂牌成立。
出口
中国出口贸易受次贷危机影响越来越清晰
据商务部网站最新显示,中国出口贸易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越来越清晰,特别是作为出口集中地的广东和浙江。今年前两个月浙江对外贸易出现了较大幅度回落,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33.8%,尤其出口下降显著,部分民营企业开始寻找新市场对应危机;广东东莞地区近半服装出口企业停产。原来每年有170亿美元商品直接出口美国,自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消费市场萎缩,美元走软,今年头两个月的美国市场订单大幅下降,其中家具服装等制品下降0.8%,鞋类出口骤减二成,尤其主攻美国市场的企业大部分处于停减状态。对此,东莞政府部门正考虑与外资银行洽谈,利用金融产品减少损失。
广交会开幕 出口形势严峻引关注
第10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4月15日起在广州举行。本届交易会总展览面积85.1万平方米,净展览面积38.4万平方米,总展位数42659个,比上届增加10653个。境内外18721家企业参展,比上届增加3667家,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广交会,并第一次增加了进口展区。
但受人民币升值加速、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国内通货膨胀、劳动力等生产成本攀升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今年以来中国商品出口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业界普遍认为,被称为中国外贸“晴雨表”的广交会在本届将释放出口增速放缓的信息,尤其是服装、玩具以及鞋帽等传统商品成交额可能下滑。
次贷危机导致中国企业
或成诉讼“灾区”
4月16日,路伟国际律师事务所推出《变小的世界——欧洲企业法律顾问如何应对跨国争议》独立调查报告。路伟国际律师事务所北京合伙人、中世律所联盟主席吕立山指出,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跨国争议将有所增加,特别是金融领域的集体诉讼数量将上升,中国企业应该做好战略和战术的准备。
调查显示,在跨国企业律师的工作时间分配中,争议及纠纷解决和商业性法律意见两项工作,占据了公司律师接近一半的工作时间。而在不同行业上,银行、保险业在解决争议上花费时间最多,分别占到33%和30%。
近几年,很多中国企业都在境外遭遇了跨国争议的问题。资料显示,在纽约上市的香港和内地公司遭到集体诉讼的比例已经占到11.5%,而在纳斯达克,这一比例更高达17.2%。梁镇宇认为,中国企业在走出国门之时,大多数都没有准备好应对国外的诉讼风险,没有很好地利用法律工具来防范和规避风险,也没有明白国际上的游戏规则。
次贷危机导致家电出口北美
订单急跌两成
第10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交易情况显示,由于美国次级债危机影响加剧,经济衰退迹象明显,导致北美家电需求明显下降,不少家电企业反映,出口北美市场的订单同比去年跌幅超过两成。
值得关注的是,家电企业不仅面临着次级债等经济不景气的因素影响,在人民币不断升值、成本压力加大等方面也不断受到困扰。家电企业目前主要是通过海外建厂和加强自有品牌建设以及一些财务手段来规避这些方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