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美元的软件与IT外包出口所创造的增加值,相当于制造业20亿美元的来料加工出口,但两者所消耗的资源、占用的土地却有巨大的差别。
2008年4月12日,印度班加罗尔,Mayank Bidawatka正在家中工作
提起印度,很多人会联想到印度的计算机软件业很发达,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印度每年软件服务外包出口额很高,比如印度2005-2006财政年度软件服务外包出口额约234亿美元。
印度软件在世界上的地位就如同中国制造在世界上一样,主要靠大量出口和价格便宜两方面支撑。但印度的软件服务外包确实有独到之处,这也是我国需要向印度学习和借鉴的。
不做“精品店”,做“便民店”
国内一些去印度考察软件行业的团组,往往热衷于参观现代化的软件园区和办公设施,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很多走马观花的人造成一些错觉,认为印度软件业发达是因为拥有这种现代化的软件园,中国发展软件服务外包就应该建设类似的软件园区。但忽略了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软件公司每年营业收入都超过10亿美元,支撑他们业务的主要是一些世界著名的大跨国公司、国际金融巨头和各国政府部门,这些高端客户也许是我国许多软件服务外包公司二三十年以后也未必有资格和条件问津的。
而实际上印度软件出口的大部分营业额,主要是靠一些承担发达国家中低端客户的中小软件服务公司,这些公司一般分布在城市极为普通的写字楼里,他们的办公设施和条件都比较简单,但这些软件公司又确实有能力满足软件服务外包公司的技术要求。在印度只有当软件公司壮大到一定程度,并有较高知名度的时候,才建立或进驻具有一定规模的软件园。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软件园区的建设规模和水平已经超过印度,一些地区的软件园区越建越豪华。而一般情况下,承接服务外包的软件公司的办公条件不应好于外包软件公司的办公条件,这就好比保姆家的住房不能好于主人家的住房一样简单。
相比印度较发达的软件业,国内一些软件园里的很多软件公司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主要原因是:享有超出承接高端客户业务需要的写字楼和基础设施;背负高于服务中端客户业务的运行成本和费用;依靠低于满足低端客户业务要求的软件开发技术力量来开展业务。在这种状况下,中国的软件公司怎么有可能竞争过设在廉价办公室,拥有高于承接中端客户业务的软件开发实力,依靠低端客户可以接受的价格优势承揽外包业务的印度软件公司?
计算机软件公司的运营不同于一般工业生产项目,基本不需要什么配套的基础设施和一些规模经营条件,硬要建设大规模的软件园,把许多软件公司集中在一个软件园区的必要性和作用非常有限。网络连接已经把软件公司之间区域和地理位置的差别降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只要能接入互联网,一座楼,甚至一个办公区就足以满足软件开发公司的全部需要。
某种意义上说,软件公司的形象和阵容越豪华,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市场和客户就越狭小。把普通商品摆到精品店里未必就会卖出精品的价格,其结果往往是高端客户不屑一顾,低端客户不敢光顾。我国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业务的规划不能搞成“精品店”的装修计划,“便民店”应该是目前我国软件服务外包业务发展的起点和基础,毕竟我们还没有什么“精品”可以出售,短期内也不可能有什么高端客户。真正把握服务外包市场的定位,更广泛地吸引尽可能多的软件服务外包低端客户的光顾,才是我国软件服务外包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让客户享受到舒服的感觉”
曾经有人调侃印度服务业发达的原因说,殖民统治造就的奴性是印度服务业发达的最主要原因。也许这个说法对印度人来说不太好接受,但确有一定的道理。 印度软件服务外包能够非常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印度服务业悠久的传统和从业人员良好的心态和理念。我们国家历史上看不大起甚至鄙视服务业,软件服务外包业务难免受其影响。实际上与印度人相比,国人的体面摒弃了许多挣钱的机会,而印度人的想法是:挣钱的时候要抛开一切体面;有了钱才能体面地消费。
目前状况是即便支付相同的价格,外国软件外包公司可以在印度找到更多舒服的感觉,这正是很多国外软件服务外包公司很难舍弃印度到中国来的最主要原因。作为竞争对手,印度的软件公司,不仅是国际软件服务外包市场价格的制定者,也是顾客满意程度的参考和坐标,我们一些软件公司可以接受他们制定的价格标准,但很难达到他们的服务水平,特别是无法拥有印度从业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心态,让客户享受到舒服的感觉。
软件服务外包是一个需要和依靠精英引领的行业,但绝不是精英事业。 印度软件公司能够依靠精英将最为复杂的软件开发分解成极为简单的计算机语言程序编写,这样就可以利用大量简单的廉价劳动力资源,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和费用。在我们很多人眼里,软件服务外包是精英事业,所有从业人员都必须是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以上学历,这不仅很难降低成本和费用,也造成从业人员心态的较大反差。
印度人常说,挣钱无非三种途径:挣有钱人的钱、比别人聪明、或比别人能吃苦。软件服务外包肯定不能挣有钱人的钱,它是一个帮人省钱的行业,只有比别人更能替客户省钱才有饭吃。它又不同于进出口贸易或投资项目,不可能与合作伙伴一起挣大钱,分享丰厚的利润,只能分一部分节省出来的成本。客户因为比自己做省钱才外包给其他公司,而且要包给最能省钱的公司,所以说绝对不能以赚大钱的心态从事软件服务外包。
如果我们不能证明我们比印度人聪明,要在软件服务外包市场上与印度人竞争,我们只剩下一个选择,就是比印度人能吃苦。为什么建筑工程承包可以层层转包?关键是总有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能吃苦。在印度就几乎找不到没有人干的工作,反映在软件服务外包方面就是,任何软件服务外包项目都能找到愿意承接外包服务的下家。实际上印度很多软件公司就是靠承接转包业务起家的,而且一些公司从来就是依托大软件公司,只作再分包业务。所谓吃苦未必一定真要过苦日子,也许仅仅是比别人更多一点平和和谦卑的心态就足矣,国内的许多软件公司逊色于印度公司的原因,或许就差那么点儿在客户面前屈尊的心态。
用8小时以外吸引人才
我们与印度在软件服务外包上的差距,除了从业人员的心态和理念,还集中表现在软件开发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软件服务外包有人就有一切,没有人其他任何优势都无从谈起。
首先是软件服务外包从业人员智商和综合素质的差距。
试想把中印两国某年应届毕业中最聪明的100个人挑出来,跟踪一下他们的就业去向,中国可能会有50%去考公务员,30%去了大跨国公司和外企,10%去了金融机构等,剩下的能有几个去软件开发公司?相反印度可能有超过40%直接进入一流软件服务外包公司。且不说中国和印度各自前100名最聪明的应届毕业生智商水平是否有差距,他们面临的选择和就业机会肯定有很大差别,这对中国的应届毕业生可能是件好事,但对软件服务外包行业并非是件好事。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在软件服务外包方面输给印度人就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单就人力资源的投入,想要赶超印度软件服务外包绝非20年、30年努力的易事。
第二是语言障碍的差距。
英语是中国相对印度在软件服务外包方面处于劣势的重要方面,在印度完全是最基本条件的英语,在中国就必须是特别强调的附加条件和成本。国内能用英语满足软件开发要求的人才肯定面临其他更好的就业选择,要留住具有语言优势的人才必须提高工资和费用,必然加大成本。所以中国的软件服务外包业要克服语言障碍也非易事。
第三是职业操守和法律保障体系的差距。
印度软件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包括对公司的忠诚度和尊重知识产权的自觉性都非常高,这也是印度软件业发达相对中国社会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和优势。在印度软件开发公司的知识产权和从业人员的职务发明,较好地受到法律和职业道德的保护,出卖和窃取软件公司秘密的行为普遍遭到社会的谴责和唾弃。在这方面印度的宗教和素食主义等社会因素发挥着巨大作用,中国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很难有其他替代方式。
软件公司人员流动性过高,对软件开发是一个非常不利的因素,也不利于公司人才的培养。聚集人才就是把自己需要的人才从其他公司或地区吸引过来,能吸引别人的人才,就得允许别人吸引自己的人才,也许这些因素并不是哪个公司或某个城市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克服和解决的,但这确实是软件开发公司发展不能忽视的外部条件,也是国外软件外包公司非常注重考察的重要方面。
第四是软件从业人员吃苦耐劳精神的差距。
印度绝大多数软件从业人员就是普通劳动者,而我们把软件开发技术人员视为精英,这在吃苦耐劳的标准上就形成很大反差。
聚集人才真正有效和可行的方法是,充分发挥一些地区更适宜居住的特点,在8小时以外的生活舒适程度上做文章。对于软件服务外包的从业人员,8小时以内的区别和不同非常有限。软件园的规模再大,软件公司也只能在一个大楼里面;大楼再高,所有软件开发工作也只能在一台电脑前面,所以说对于如何吸引和聚集软件服务外包的人才,特别对于很多软件服务外包高级人才,真正取决于在哪儿工作的关键是8小时以外的差别。外国软件服务外包公司的业务人员,很注重短期出差和8小时以外业余生活的舒适程度,这也是各地吸引软件服务外包公司业务人员来开拓业务,度假旅游的主要方面。
与印度的优势相比较,我国发展软件服务外包,最核心的是把握好市场和客户定位;最难学到的是从业人员的服务心态和理念;最重要的是要能聚集和培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