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Image
English
  • 中文
  • English
中文
|
English
Directory Of Year 2008, Issue 10
The current issue
Current Location:中文 » 200810 » 挽救成本让美政府自食其果
Bookmark and ShareCopy Reference Bookmark and Share Add To Favorite

挽救成本让美政府自食其果

Year:2008 Issue:10

Column: 一家之言

Author:

Release Date:2008-10-05

Page: 111

Full Text:  

这样两家有着政府背景,貌似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也双双倒在了次贷危机的巨浪之中,不得不让人感慨现代金融危机来势之凶猛。

张立栋财经评论员,中华工商时报财经新闻部主任

张立栋财经评论员,中华工商时报财经新闻部主任

和大多数人意料中一样,美国政府最终还是选择出面挽救“两房”。

不过,在是不是真的拿出巨资来挽救“两房”的问题上,美国政府显然经过了一番“挣扎”。抛却党派政见之争和政府与国会权利之争,挽救这两大房贷巨头的成本效益比显然更成为他们谨慎拿捏的焦点。

或许正因为此,当9月7日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宣布政府将注资2000亿美元接管陷于困境的“两房”时,与其7月中旬向国会提出挽救“两房”请求,乃至其后众议院272比152表决通过挽救“两房”法案之间竟相距了差不多两个月。

这个时间差说明什么?说明类似挽救“两房”这样的“救市”之举就算在讲究效率的美国也并非易事。救市看似容易,但其对市场公平的负面影响十分巨大,也正因为此,格林斯潘等一些经济学家对此持有很大的反对意见——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力保某一机构而置市场化原则于不顾会严重损害国家形象。退一步说,用纳税人的钱去挽救本该破产的机构是否真的值得?倘若该机构损失超过注入的资金呢?要知道挽救行动并不一定都能成功,因此,这本身也让美国政府冒着很大的风险。

很明显,自从次贷危机以来,美国已经有数十家金融机构宣布破产倒闭,市场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而倒闭者中不乏知名公司。即便如此,也未见美国政府赤膊上阵拿出巨资出面挽救。而此番对“两房”的迥异态度,足见危机已经发展至金融业崩溃边缘的紧张状态。

回过头来看看“两房”这对“难兄难弟”吧。房利美成立于1938年,由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和国会推动成立,1968年上市;房地美作为竞争对手设立于1970年,1989年上市。“两房”是干什么的?简单说,他们是有政府背景的中介公司,为美国二级住房按揭市场提供支持,对银行按揭进行证券化并加速其流动。这两家机构持有或担保的住房抵押贷款超过5万亿美元,占美国12万亿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的近一半。可以说,他们为美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就是这样两家有着政府背景,貌似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却也双双倒在了次贷危机的巨浪之中,不得不让人感慨于现代金融危机来势之凶猛。

说白了,“两房”之所以能够让美国政府痛下决心冒险出手,正是因为其深度“绑架”政府的结果,因为在多年一帆风顺的经营下,他们已占据了美国按揭证券市场的半壁江山,任何闪失都会直接影响到宏观经济,而这让政府最终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

正是政府和监管机构的纵容态度,让“两房”之危机在次贷危机爆发后逐步显现,到后来愈发夸张直至不可收拾。

纵容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默许了隐含政府信用的大量廉价资金供应,其次是对超高资本杠杆的容忍。

由于“两房”是在一定政策意图下产生的,所以市场假定了政府对它们有隐含担保,评级机构把他们视为准主权债券,给予AAA的最高评级,于是,他们能以极低利率借入资金。

银行把按揭业务转卖给“两房”,他们再将其打包成抵押债券售出,从中获取大量低风险利润。如果借贷利率够低的话,他们自然倾向于更大范围拓展业务,于是除了优质按揭,触角也自然伸向次级按揭,祸根或许从此埋下。

此外,政府能够容忍“两房”超高的资本杠杆也是其日后问题爆发的重要根源:业务飞速扩张,自然会迅速累积负债,数据显示,在次贷危机发生没多久的2007年底,“两房”有着5万多亿美元的债务,而据说他们的核心资产加起来不过800多亿美元,也就是说,资本杠杆比率达到60多倍。

有了这两条还不够吗?

当然,“两房”为发展美国房地产市场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也是变相帮政府繁荣了经济。于是,相互默契下政府也就失去提示风险的动力。至于专家指责“两房”后来没有在房价下跌时按市场惯例计提拨备,没有以市价重估资产市值,甚至对已停供的按揭没有作坏账处理都已经是到了覆水难收境地的后话了。该来的最终还是来了。

不过,美国政府出面救市,对于并非局外人的中国而言意味着什么呢?很多人在欢呼,似乎此举可为中国在“两房”的债券投资解套,但事情并没那么简单,因为中国除了投资类似“两房”这样的机构债券,还大量购买了美国国债,政府出巨资的救市行为无疑要增加赤字,或者增发货币,结果必然影响到国债的含金量,此消彼长而已。

重要的是,希望我们的政府有关监管部门能从美国政府的教训中获得经验,不犯或者少犯类似的错误,防患于未然,这或许才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GO TO TOP
5 chegongzhuang Xilu, P.O.Box 399-T, Beijing, China, 100048
Tel: +86 10 68413030
Fax: +86 10 68412023
Email: cmjservice@mail.cibtc.com.cn
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