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Image
English
  • 中文
  • English
中文
|
English
Directory Of Year 2005, Issue 9
The current issue
Current Location:中文 » 20059 » 陈小宪“闯”中信
Bookmark and ShareCopy Reference Bookmark and Share Add To Favorite

陈小宪“闯”中信

Year:2005 Issue:9

Column: 人物中国

Author: 文/本刊记者 陈莉莉

Release Date:2005-09-05

Page: 76,77

Full Text:  

“空降”中信

2004年年底,陈小宪由招商银行副行长“空降”到中信实业银行任行长,同时也带来了自己的助理、原招商银行总行个人银行总经理曹彤。正是他们在位时,招行在全国率先推出了面向高端客户的理财服务——金葵花理财。所以,当时很多人都预言随着陈小宪和曹彤的加盟,中信实业银行原本不太擅长的个人业务,将产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也将使中信实业银行面临一次不小的业务转型。果不其然,在他们上任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中信银行大举推出贵宾理财服务,加之中信实业银行有着中信证券、中信基金、中信期货、信诚保险等诸多兄弟公司,理财专家都是“自己人”,这使中信实业银行在理财方面有着其他银行无可比拟的优势。迄今为止,这项业务发展良好。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2004年年底陈小宪“空降”中信银行的时候,两年前的同一时间,当华夏银行上市处于最后攻坚阶段时,刘海燕接替陆字澄出任华夏银行董事长,之后华夏银行上市进展十分顺利。那么陈小宪的到来,为中信银行的上市同样也带来了更多的期待。采访时,中信一位职员告诉记者,陈小宪行长经验丰富而且为人非常低调。几乎让外人感觉不到他是行长。

据业内人士分析,中信银行与招商银行的某些相似之处,正是于此。在“空降”的半年多时间里,陈小宪工作起来游刃有余。一方面,两家银行同时诞生于1987年,都以国际业务见长,而且银行的资产规模也差不多;另一方面,二者市场地位的变化为陈小宪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低消耗、高收益是商业银行必然选择

陈小宪在经济学方面颇有建树,在谈起商业银行的发展时,他更是滔滔不绝。他认为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应从五方面人手:要把市值的稳定增长作为银行的长期目标;要重塑资本约束下的理性机制,引进国外银行的先进机制,建立新的绩效考核体系,科学运用资本分配的功能,前瞻性地调节银行各个业务线的收缩与扩张;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准确量化风险的基础上,以科学的产品定价来覆盖银行的预期损失,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三大风险进行专业分工、综合统一的全面管理;形成有效的产品创新机制,进行金融创新;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通过加快银行产权制度的改革,健全董事会及监事会职能,强化信息披露机制,构建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当然,目前陈小宪的任务极为艰巨,中信银行偏高的不良贷款和较低的资本充足率就足已让他感到头痛,而且已经成了中信银行股改上市的两大“绊脚石”。

陈小宪说,国外商业银行的目的就是追求银行市值的最大化,并通常把银行当年的净收入作为短期经营目标。用这个指标衡量,就是看这个银行是不是一年比一年赚钱。市值的稳定增长是一家银行经营绩效的根本评价标准,因此,国内商业银行要把市值的稳定增长作为长期目标。

把市值增长作为商业银行的长期经营目标,就是要坚决抛弃经营管理中的短视行为。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不仅在信用风险方面面临着巨大的问题和挑战,而且由于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汇率的扑朔迷离,使商业银行又面临市场性风险。银行的操作性风险已成为危及商业银行正常经营的大敌。很显然,陈小宪对目前中信银行所处的大环境有清醒的认识。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是有限的银行资本必然制约银行规模的无限扩大。但是我国银行业由于长期缺乏资本的概念,更缺少资本的约束,因而存在比较普遍的速度情结和规模偏好。而这正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大忌。由此,陈小宪认为走一条低资本消耗、高资本收益的新路子,是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不良资产的剥离是中信银行当前的一项艰巨任务,现在中信上下都要增强对这项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要及时出台关于不良资产清收和处置的新办法,抓紧时间解决好不良资产问题,为中信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前,中信银行必须从四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要树立现代化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在银行业积极营造成熟的风险文化;二是要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尽快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银行信用内部评级体系,建立符合国情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三是要在董事会下设立风险控制委员会,并按产品线业务建立纵向的业务管理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四是培养和建立专业的风险管理队伍。”陈小宪如是说。

中信有实力应对汇率调整

除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之外,金融机构从未像7月21日以来面临来自汇率风险管理的严峻挑战,尤其是对拥有大量外币资本金和外币资产的商业银行。那么,汇率改革对商业银行到底有着怎样的影响和挑战呢?面对这个问题,陈小宪有话要说。

他说,与我国经济领域的任何其他改革一样,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一个就是商业银行的外币资本金总额会缩水。我国许多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中,美元资本通常都占有一定的比例,此次汇率调整后,商业银行将面临资本金总额缩减的局面,特别是对近年来获得美元注资的商业银行,影响尤为明显。除了外币资本金的影响,人民币升值还会直接导致商业银行的外币资产按人民币口径计算总额减少,因而部分商业银行将逐步减持外币资产或控制外币资产的增长幅度,并加大对本币资产的持有比例,从而导致商业银行的整体资产负债结构发生改变。另外,由于人民币升值一方面将削弱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另一方面将刺激进口贸易增加,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和结售汇收益。所以,商业银行的结售汇收益也可能受到一些影响。商业银行还要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挑战是,必须尽快提高汇率风险管理的水平。此次汇率制度改革后,将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汇率的波动将日益频繁,波动幅度将进一步加大,这对缺乏汇率风险管理经验的国内商业银行来说,管理难度不言而喻。

陈小宪还说,其实银行就是一部“风险机器”,通过经营风险、管理风险,以获取收益。这次汇率制度改革之后,汇率变动将更趋频繁,商业银行面临的汇率风险将日益凸现,并且必将更加复杂,风险管理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因此,今后商业银行在为金融产品和服务定价时,除考虑市场竞争和成本因素之外,风险因素也必将成为价格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商业银行在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时,汇率风险因素将不可避免地体现在远期结售汇的价格之中。此外,汇率变动对利率波动也会构成一定的影响,这同样会体现在商业银行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之中。

现在,央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面对现状,陈小宪说商业银行应改进自己的外汇交易管理来适应这种变化。

他认为,从长远发展的观点分析,我国的汇率变动将更富弹性,波动幅度和波动频率将进一步扩大,防范汇率风险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未来经营管理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应对汇率风险,商业银行首先应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建立科学的资产负债管理系统,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合理调配本外币资金在各项资产负债中的比例。其次,商业银行应加大对汇率风险的管理力度,进一步上收汇率风险管理权限,采取集中控制的汇率风险管理模式。再者,商业银行应关注汇率风险高的行业和企业,积极开展避险保值业务,以汇率改革为契机,加快新产品的开发进度,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此外,商业银行应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推动人民币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使商业银行和客户能及时有效地规避人民币汇率风险。

面对汇率调整带来的风险,陈小宪理所当然地表现了中信银行掌门人的风范,他悠悠地说了一句:“中信银行有足够的实力和规模来应对这一变化”。

陈小宪说,中信实业银行是我国外汇业务较为发达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外币资产达到80多亿美元,与所有其他商业银行一样,此次汇率机制改革对中信实业银行同样构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因为中信银行在管理汇率风险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本次汇率调整并未对其造成太大的冲击。

长期以来,我们对汇率利率等市场风险管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将资金资本业务提升为业务主线,设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和人才队伍进行管理,从制度和工作流程上对与汇率风险相关的各项业务加以规范,风险始终被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同时,自2001年开始,中信实业银行就开始引入PANORAMA风险管理系统,使业务信息在前、中、后台之间共享,实现了对风险的实时计量和监控。今年以来,面对日益强烈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中信实业银行一方面努力控制结售汇周转头寸余额,另一方面优化结售汇客户结构,并对远期结售汇风险敞口进行合理调整,将风险降低到了最低程度。

面对关于银行上市的问题,陈小宪说“小富即安,裹足不前”。中信实业银行早在几年前就定下了上市的目标,但现在依然在为上市苦苦奔波。由于来自于一家上市银行,外界显然也把推动中信实业银行上市这样的重任寄托在陈小宪身上。采访结束以后,走在中信银行的楼道里,看着一张张年轻而有朝气的面孔,感受着一种竞争的气氛。“任重而道不远啊”,能感觉出中信银行的上市,已经指日可待了。■

陈小宪简历
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常务董事、副总经理,中信实业银行行长,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
1982年至1990年,在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计划处,历任副处长、处长。
1991年,任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行长助理。
1992年,任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副局长。
1994年,任招商银行北京分行行长。2000年,任招商银行副行长。2001年,任常务副行长、招商银行董事。
2004年以后,任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常务董事、副总经理,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中信实业银行行长,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中信嘉华银行有限公司董事。同时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教授、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GO TO TOP
5 chegongzhuang Xilu, P.O.Box 399-T, Beijing, China, 100048
Tel: +86 10 68413030
Fax: +86 10 68412023
Email: cmjservice@mail.cibtc.com.cn
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