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Image
English
  • 中文
  • English
中文
|
English
Directory Of Year 2005, Issue 8
The current issue
Current Location:中文 » 20058 » 如何应对油价上涨
Bookmark and ShareCopy Reference Bookmark and Share Add To Favorite

如何应对油价上涨

Year:2005 Issue:8

Column: 财经中国

Author: 文/本刊记者 王左利

Release Date:2005-08-05

Page: 58-60

Full Text:  

7月23日,发改委对油价进行今年以来的第5次调整,对一再上涨的油价,人们不禁要问:我国油价到底如何制定?我们该如何正确面对油价上涨?油价上涨对我们的经济生活还有哪些影响呢?

一个简单的答案是:加紧建立和完善中国的期货市场,以远期合同交易方式降低近期价格风险;在国际采购中加强协调,争取对我有利的价格;建立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应对各类风险;国家加快石油天然气立法进程,建立健全政府对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储运、使用等全过程的管理;加快石油战略储备建设,为国内油价筑起一道防护墙;努力发展天然气、核能、水电等,建立能源的多元化格局。

7月23日0点,国家发改委出台今年以来的第五次油价调整政策,调整后各成品油价格如下:京标B90号清洁汽油由每升3.70元上调至3.99元,每升涨0.29元;京标B93号清洁汽油由每升3.96元上调至4.26元,每升涨0.30元;京标B97号清洁汽油由每升4.21元上调至4.54元,每升涨0.33元;京标B98号清洁汽油由每升4.81元上调至5.13元,每升涨0.32元;0号柴油由每升3.76元上调至4.04元,每升涨0.28元。北京一家出租车公司的司机刘师傅无奈地告诉记者:“我现在都不敢大街小巷跑了,有时候干脆守株待兔,就为省俩油钱!”据近日一项调查表明,以常用的93号汽油从3.96元上涨到4.26元为例,油价上涨将使出租车司机每天多花上12至18元,一个月下来就得多支出300至500元。而出租车司机的月平均收入也只有2000元左右,油价上涨意味着他们每个月收入减少了大约六到五分之一。

专家预测国际油价每桶可能超过80美元

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上扬,自6月23日突破每桶60美元心理价位之后,至7月7日当天,纽约油价经历了14年来最为惊心动魄的变化,一度高达62.10美元,旋即下跌4.08美元,最后收于60.73美元,使全世界大跌眼镜。人们无奈地看到,澳新投资银行大宗商品分析师丹尼尔·海内斯此前有关国际油价将很快突破60美元心理大关的预测不幸言中;美国著名能源分析师菲利普·弗拉格认为国际原油价格可能攀升至每桶70美元;摩根士丹利的道格拉斯ā特瑞森预计,油价有可能达到85美元一桶。种种迹象表明,今年国际油价还有再创新高的可能。

国际市场油价何以迅速飚升呢?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轮油价攀升是决定油价走势的根本因素和可能影响石油供应的短期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近期推高油价的短期因素包括:世界第三大石油输出国挪威的石油工人前一时期威胁要罢工;在美军向伊拉克政府移交权力一周年之际,伊拉克的暴力事件仍然不断;在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第二大成员国伊朗举行的大选中,属于“强硬派”的艾哈迈迪-内贾德当选总统,美国则在伊朗大选和核问题上对伊朗横加指责。原油供应特别是轻质原油供应偏紧,则是推高油价的根本因素。

国内油价平均一月一调

1993年以后,我国石油的进口量骤然上升,由石油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进口石油已占到我国石油消耗量的40%。在这种局面下,国际油价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国内油价的波动。自2005年3月以来,国家发改委已经五次调整油价。今年3月23日起,上调汽油出厂价格每吨300元,5月10日起上调柴油出厂价格每吨150元,5月23日,24日时起降低汽油出厂价格每吨150元。6月,将汽、柴油出厂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00元和150元,零售中准价格按出厂价调整幅度等额提高。同时,航空煤油出厂价格每吨提高300元。到最近的这次调价,以涨幅最低的B90号汽油来说,消费者购买一升都要多出0.29元。不少司机叹气:尚未过足汽车降价之瘾,又不得不面对油价扭头向上之苦。

平均一个月一调的油价使老百姓产生了一个疑问:到底我国的油价是依何而定的呢?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梁博士介绍,在1998年,中国价格改革由完全计划向市场经济转轨,由于没有经验,所以参照国际主要的、发展成熟的新加坡的市场作为国内石油定价的基础。随着国际石油市场的发展,新加坡的石油价格已不能反映国际市场的价格。在2001年底,我国选择了当时最主要的石油市场——纽约、鹿特丹和新加坡作为参照基础,目前中国的油价包括原油和成品油都是依照国际油价而制定的。按照国家的规定,国产原油基准价格由国家发改委根据上月国际市场相近品质原油的离岸价格加上关税确定,贴水或升水由购销双方根据原油运杂费负担和国外油种的质量差价及市场供求等情况协商确定,这就是国内原油定价滞后于国际市场价格一个月的原因。

另外,中国现行油价的调整,除去参考国际油价这一重要因素以外,国内经济发展状况及受影响的程度亦是一个重要参数依据。而5月的第二次调整,对油价进行下调,有明显地考虑国内经济发展状况及受影响程度的题意所在。大多数专家认为,与国际油价相比,中国的油价显然不能很好地反应石油的市场供求情况,不能成为市场的“晴雨表”。因此,中国的油价制定方式有待改革。政府调整的方向应该是国内石油价格循序渐进地逐渐接近国际的市场价格。石油价格的调整频率应该加快,变为半月一次,幅度则再减小,变得更加平稳。再综合考虑国计民生的因素,使国内石油的定价逐步实行市场化,与国际市场接轨。

对油价波动的认识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经济师牛梨认为,从现价来看,每桶接近60美元的国际油价已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但是,剔除价格因素后,实际油价远未达到历史最高价位。据有关专家估计,如果考虑到价格因素,油价只有达到每桶90美元以上,才可能达到上个世纪80年代的水平。再考虑到近两年美元大幅贬值的因素,目前的油价水平相对更低。以美元和欧元1.3∶1的比价计算,60美元每桶的石油价格相当于约46欧元。考虑到2002年美元和欧元的比价为1∶1左右,石油实际价格的涨幅并没有那么惊人。

但是,对我国而言不论名义还是实际上,油价上涨的压力都是比较大的。这是因为,首先,我国原油价格同国际接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国内原油价格由国际市场决定,国内价格并未能有效反映国内石油供求状况,因而国际油价的上涨直接传导到国内。

其次,原来人民币同美元挂钩,2002年以来美元的大幅贬值,使得人民币的购买力大幅缩水。而且,我国原油消费和进口的增速非常快、增量非常大。目前,我国原油消费每年增长在10%以上,消费增量占到世界原油消费增量的1/3左右,进口增长在30%左右。这些因素都加大了油价上涨的压力。

油价上涨对我国经济生活的影响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其价格的“涨”与“落”必然对整个国民经济有重要的影响。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曹玉书认为,国际市场的油价持续增长必然会对我国的物价产生一定影响,因为我国原油短缺,需要进口原油,随着原油进口的增加,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必然会转嫁到我国的国内市场上来。

他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传导到国内,国内成品油的价格会随着原油价格的上涨做出相应的调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必然带动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而成品油价格上涨又会转嫁到化工产品、出租车等行业,一些化工产品又可能传导到居民消费品上来,因此,高油价会对消费物价产生影响。石油涨价还对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包括城市公交、出租车、长途客运、铁路和民航等造成了较大影响。这些行业目前因为市场竞争过度等原因,而无法转嫁上升的成本,只能靠自己承担损失。但如果油价持续上涨,这种影响也会最终传递给终端的消费者,对生活消费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从石油平衡表来看,生活消费石油占石油消费总量的比重仅为6%左右,而且生活消费主要以液化石油气为主。2002年,生活消费中液化石油气占79.1%,汽油、柴油、煤油分别占11.1%、5.7%和4.1%。近年来我国液化石油气并未紧跟大幅上涨的原油价格上调,汽油、柴油价格的涨幅也明显小于原油,因此总的来看,国际油价上涨对生活消费的直接影响并不太大。但是,必须注意的是,随着住宅、轿车以及高档家电等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生活消费石油的增长速度非常快。1998-2002年,生活消费石油年均增长9.5%,增速仅次于交通运输业。

特别是能源消耗巨大的耐用消费品——汽车,近几年加速进入城市居民家庭。调查资料显示,1995年以前,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还不到1辆,到2004年已达到2.2辆。一些大城市的汽车销售量以年均30%以上速度递增,其速度不亚于一些家用电器的普及速度。因此,未来石油与生活消费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据国家统计局的测算,如果在一年内每桶原油价格持续上涨10美元,对中国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约为0.3到0.4个百分点。“进口价和零售价出现了越来越大的价差,这是由石油企业扛的。”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所副所长韩文科说。除去居民直接的汽油消费受影响外,同样直接受到油价影响的,还有运输行业,包括出租车、公共交通、长途运输、航空等行业。如果油价持续走高,对汽油依赖程度极高的这些行业,必然会提高价格,影响到居民其他消费。同时,油价上涨还常常导致名义工资上升,实际购买力下降。

我们如何应对油价上涨

我国应该如何应对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确保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和百姓生活少受影响呢?“短期最该做的是让消费者感受到油价上涨特别重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冯飞说。中国石油集团的一位专家认为,针对企业,要进一步加大国内油气资源勘查开采的政策扶持力度。在国家石油安全方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的孟研究员认为,我国需要建立的相应机制是:加紧建立和完善中国的期货市场,以远期合同交易方式降低近期价格风险;在国际采购中加强协调,争取对我有利的价格;建立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应对各类风险。

在法律层面上,有关人士建议国家加快石油天然气立法进程,建立健全政府对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储运、使用等全过程的管理。但更多专家关注的是我国中长期对策:加快石油战略储备建设,是保证我国石油安全必不可少的措施,只有具备一定数量的石油储备,中国才能够在石油供应短缺时,动用国家石油储备,为国内油价筑起一道防护墙。因此,建立石油储备,既具有战略意义,又具有经济意义。除石油外,应当努力发展天然气、核能、水电等,建立能源的多元化格局;积极探索煤变油技术的市场化;继续推行石油进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提升获取和使用石油资源的效率,提高燃油效率,提升我国在国际油价形成中的影响力等等。

鉴于对油价上涨感受最深的是“有车”一族,专家认为:应发展小排量汽车;降低单车油耗。统计结果显示,到2020年,汽车将消耗接近1/3的油量,因此,政府鼓励低排量轿车消费成为国家节能的关键所在。事实上,在国外成熟的汽车市场,比如日本和欧洲,小排量汽车的消费占市场总量的60%~70%。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凭借着在燃油、停车场等使用方面的经济性,尤其在油价日益高涨的今天,小排量汽车的生产更有意义。

对消费者来说,可能要为自己的养车费算笔账,虽然汽车降价了,但如果油价上涨,每个月的养车费也要增加一笔钱。北京居民王先生告诉记者,他现有的车排量仅为1.0升,比起同事的大排量汽车来说,相当省油。专家也建议,在油价日益高升的今天,消费者如有买车计划,最好作了充分的经济计算再去行动。■

GO TO TOP
5 chegongzhuang Xilu, P.O.Box 399-T, Beijing, China, 100048
Tel: +86 10 68413030
Fax: +86 10 68412023
Email: cmjservice@mail.cibtc.com.cn
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