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广场
近几年来,济南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发挥省城优势,发展省会经济”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建设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优化结构,扩大开放,完善政策,提高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商贸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2003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3.2亿元,同比增长15.6%;去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1.4亿元,同比增长15.5%,其总量一直占据全省首位。商贸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市场商业网点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商业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围绕建设现代化区域的商贸中心这个目标,济南市以完善体系、膨胀规模、优化结构、升级换代为重点,积极探索市场网点建设的新路子,商业设施建设实现了较大突破。去年,商贸设施新开工项目20处,建成开业30处,在建项目20处。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商业网点18万余处,其中购物中心3家、仓储式超市1家、大型超市10家、百货店8家、专业超市3家、中小型超市235家;专业店100多家,专卖店500多家,便民店600多家。市内六区1万平方米以上(含分店)大型商业网点(不含市场)25家,总面积近70万平方米。
市场建设档次不断提高。去年,新增市场面积56万平方米。目前,全市各类商品交易市场总数达743处,市场总面积达到1085万平方米,年交易额过亿元的大型市场56处,其中工业消费品综合市场8处、工业消费品专业市场12处、生产资料专业市场8处、工业生产资料专业市场7处、消费品综合市场7处、农副产品专业市场9处。科技市场、茶叶市场、英雄山文化市场、中国家居之都等已发展成为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堤口路果品批发市场、七里堡蔬菜综合批发市场跨入“中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2003年度行业百强”行列,其中堤口路果品批发市场在“全国果品批发市场十强”中排名第四。济南市场辐射功能进一步提高,已成为华东和华北地区重要的商流、物流、信息流集散中心。
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商贸流通业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国内外知名商业企业和服务品牌相继落户济南,繁荣了消费品市场。继大润发、万达沃尔玛购物广场、家乐福济南店开业后,泰国正大集团拟在济南市设立易初莲花超市,麦德龙、佳世客在济南的市场调研和选址工作也基本完成。台资企业大润发超市在市内外开设了10家大卖场,规模经营优势凸显。国内外强势企业的入驻,提升了济南市流通产业层次,为方便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连锁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全市连锁企业已发展到27家,门店856个。特别是各骨干连锁企业通过推进流通现代化结出丰硕成果,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批零业态升级换代加快。在国际化竞争的大环境下,伴随着一大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的进入,济南市商业零售业态、市场交易形态升级换代加快。零售行业陆续涌现出仓储式超市、网络店等新型业态,传统百货店则日渐式微,百货一零、中兴商厦、国贸大厦、将军惠员、百货大楼、省华联等一大批百货店被淘汰出局或被重组。市场交易形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集贸市场、初级市场纷纷提高档次,转变经营模式,向专业化、集约化、信息化方向发展,部分市场实现了“市场商场化”,如早期的建材市场向建材专卖店、自选式建材超市等方向发展。
商业组团趋势日渐明显。随着商业资本的自适应性调整,目前济南基本上形成了以下6个商业组团:以泉城商业街为核心,包括贵和购物中心、银座商城、银座地下广场超市、三联家电、沃尔玛购物广场、苏宁家电等大型商业网点在内的中心商业区;以市华联、嘉华购物中心、西市场为主的市华联商业区;以大润发为主的洪楼商业区;以大观园商场、人民商场为主的大观园商业区;以银座八一店、北京国美家电为主的八一商业区;以银座北园店、清河家具城为主的北园商业区。这些商业组团由于定位不同,侧重面和商业构成也不尽相同,有的以零售大店为主,有的以商品交易市场为主。总体来看,一个中心商业区和五大区域性商业中心,辅之以1000多家便民店、连锁超市为主的社区商业,形成了高中低、大中小相结合,能够满足不同消费群体,比较完善的商业格局。
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
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发达的交通设施,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济南市通过努力构筑基础设施、网络信息、商贸物流三大平台,物流业的社会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已居省内先进水平。
目前,全市物流企业达到103家,其中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到11家。列入全省重点的11户工业企业,已全部开展了现代物流管理工作。重汽集团与中国海运集团在济发展物流业合作项目已经签约并正式实施。以工业品物流为主的盖家沟国际物流基地,规划占地面积1.5万亩,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已发展成为集仓储、货代、信息、配载、商贸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物流园区。海尔物流、宝供物流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已入驻物流园区,建立了省内132个县(市)区三级物流配送网络,300多家运输企业开始设运输线路1200多条,日均车流量5000辆(次),日均物流量超过1.2万吨,已成为山东省内规模最大、线路最全的公路枢纽货运场站。中邮物流济南分公司面向山东中西部地区的物流业务发展迅猛,业务量连年翻番。济南国际集装箱分流中心已经成为集商检、通关、仓储和货运四位一体的内陆口岸,年物流总量超过了1万标箱。经营中,他们采用“仓库直通式”监管模式和转关运输,已初步具备国际物流的功能。今年同比增长20%以上。济南运通公司主要从事公众运输信息平台业务,驻济90%以上的公路运输业户与之建立了业务关系。
会展业成为新亮点
以规模化、产业化、规范化为方向,济南市全面整和会展资源,吸引国际和全国性的各种大型的展览会、展示会、交易会、博览会在济南市举行。为促进会展经济发展,他们精心策划不同主题的会展活动,注重整体包装促销,大力培育品牌展会。与此同时,他们大力发展各类会展公司、会务公司,整合会展资源,延长会展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使会展业规模档次不断提升,形成了一批展期固定化、内容专业化、展商国际化的大中型品牌展会。近几年,全市共成功举办各类大中型展会300多个,其中全国性的展会有:第一和第二届中国(济南)国际信息技术博览会、全国百货商品交易会、全国农业机械博览会、全国数学仪器展览会、全国医疗器械展销会、全国汽车配件展览会、全国茶叶博览会等。通过举办这些展会,他们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举办大型展览会的经验。
大明湖
餐饮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近几年,济南市重点培养了静雅、桃园、金马、真如意、云亭等一批势力较强的新兴饮食服务业集团,先后举办了“齐鲁旅游美食节”、“中国鲁菜饮食文化节”等特色突出的技术交流活动,使餐饮服务业逐步走上产业化。据统计,近几年来全市餐饮业均保持了25%以上的年增长速度。
济南市餐饮业在弘扬传统饮食文化的基础上,推出特色餐饮、休闲餐饮和时令特点的餐饮促销活动,促进餐饮业上档次、创特色。他们开展了名优风味小吃的品牌评审活动,认定名优风味小吃品种108个。由济南市最早发起的“厨师节”,被国家商务部提升为“中国厨师节”。在2003级第十三届“中国厨师节”上,济南市共有20款名菜、名宴获得全国金奖,“名泉宴”、“桃花宴”被评为“中华名宴”。在去年山东省第九届烹饪教学研讨会上,济南市商业技工学校教师、中国烹饪大师曹会祥精心烹制的“金汁牡丹鱼”、“蟹黄鸡片”,被评为一等奖第一名;济南市商业技工学校教师、山东省烹饪大师石新烹制的“鲍黄扒鲁参”、“双吃鸡胸”,被评为三等奖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