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轻车简从深入上海市郊,就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上海郊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特别是就“三农”问题进行专题调研。
他在调研中讲话强调,要根据上海具体实际,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处理好提升城区功能与增强郊区实力的关系,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中心城区与郊区互动发展,真正做到市区体现繁荣和繁华、郊区体现实力和水平;
他说,政策千好万好,关键是要落实到位。“我们一定要结合上海特大型城市郊区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好,保证中央政策在上海落地。做好“三农”工作,首先要切实解决好干部对农民群众的感情问题,感情的深度往往决定工作的力度;
上海郊区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工业化、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是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工作重心在农村,落实到基层都是具体工作,要着力于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多做打基础、管长远、促发展的工作;
要建设好农村基层的领导班子,尤其基层党组织必须选好配强书记,使郊区每个基层党组织都能真正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在推进郊区发展中,要加强近期和中长期发展目标的统筹,在统一规划下分步实施、重点推进。”
保证中央政策在上海落地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三农”问题列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初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号文件,提出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关政策措施。
陈良宇十分关心中央政策在上海的落实情况,他在调研中多次强调,政策千好万好,关键是要落实到位。我们一定要结合上海特大型城市郊区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好,保证中央政策在上海落地。各级党政组织、职能部门和领导干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过细工作,不折不扣地使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各项政策措施都能兑现落地,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使农民群众真正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陈良宇十分关心对农民的感情问题,他指出,做好“三农”工作,首先要切实解决好干部对农民群众的感情问题,感情的深度往往决定工作的力度。各级干部要在思想上真正把农民群众当亲人,心系农民群众,感情上贴近农民群众,工作中依靠农民群众,真心实意为农民谋利益,绝不能因为上海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较低而有所忽视。要学会与农民打交道,学会走村入户拉家常,懂民心、知民情,对农民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生老病死做到心里一本账,把工作做到农民心坎上,真心实意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热情引导农民群众懂得我国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是一个基本国情。我们既要只争朝夕、抓住机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又不能操之过急,要求过高。只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我们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统筹城乡发展 工作重心在农村
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加快郊区的现代化建设步伐?陈良宇在与区、镇和村的干部群众进行交流探讨指出,上海郊区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工业化、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是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工作重心在农村——
一要以“三个集中”为抓手,把市郊纳入整个上海发展大格局中,整体优化6300平方公里的布局规划,加快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进程。近年来,农村城市化水平已有较大提高,但与目标和要求相比还有相当距离。“三个集中”要刚性推进,加快布局进程。今后,要以宅基地置换为突破口,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乡镇、农村自然村落和居民点的归并,继续推进“一城九镇”建设;要加大郊区工业园区整合力度,全面提高郊区产业能级和水平,使郊区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二要充分利用特大型城市拥有的科技力量、工业体系等独特优势,加快郊区农业现代化步伐。要坚持科技兴农方针,加快发展科技农业和服务农业,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创新农业生产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规模,用现代工业和先进设施,进一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走出一条都市型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加强与现代农业发达国家的合作;同时要充分发挥上海产学研优势,把上海的智力优势主动与全国各地的资源优势对接,为全国“三农”发展服务。
三要加快郊区社会事业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郊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加大市区两级财政对郊区农村公共服务和科教文卫体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增加对郊区教育投入,支持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完善郊区农村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体系,健全农民合作医疗制度;大力推进郊区小城镇社会保障,切实解决离土农民的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郊区社会事业相对滞后问题。
四要把农民收入作为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解决好,千方百计提高郊区农民收入。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非农就业的收入,提高农民保障性收入,维护农民财产权益性收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切实减轻郊区农民的负担。
多做打基础管长远促发展的实事
陈良宇十分关心郊区的基层建设,多次与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座谈,还认真听取区、镇党政领导的汇报,征询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对如何进一步加强郊区基层工作,陈良宇指出,统筹城乡发展,落实到基层都是具体工作,要着力于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多做打基础、管长远、促发展的工作。要制定好全市“三个集中”三年行动计划,在建立市、区县、镇之间利益调节机制基础上,明确自然村归并和宅基地置换、农民新型社区建设、工业区整合、小城镇建设等方面目标任务,明确推进的时间节点,力求早出实效;要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确保全市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重点用于农村并对执行情况每年进行专项检查,深化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加快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要注重传播先进思想和文化,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充实农民的精神世界,不断提高整个郊区的文明程度。
陈良宇强调,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要在市郊基层更有力、有效地得到贯彻和体现,关键是要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推进现代化建设,很多工作要靠基层落实、很多问题要在基层解决,基层党组织责任重大、大有可为。实践证明,上海很多发展较快较好的镇、村,关键是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强,努力为民办实事,就能促进协调发展。要建设好农村基层的领导班子,尤其基层党组织必须选好配强书记,使郊区每个基层党组织都能真正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陈良宇强调,在推进郊区发展中,要加强近期和中长期发展目标的统筹,在统一规划下分步实施、重点推进。当前,我们要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当前宏观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把工作和行动统一到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上来。要保持清醒头脑,求真务实,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把挑战变为机遇,使各项工作不断跃上新水平。
《解放日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