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上海国际车展的大厅,又重新看到了大街上到处乱跑的真实的汽车。
“马路上没有一辆好车!”一位同事感叹道。的确,迈巴赫、宾利、凯迪拉克、劳斯莱斯、法拉利、沃尔沃,这些顶级豪华车在灯光下被映衬得闪闪发亮:巨大的的展台、婀娜的美女,紧紧抓住了观众的眼球。与洋豪华车相比,我们平时看得太多的捷达、桑塔纳、宝来、奇瑞、吉利,显得如此平常。
任何一个普通人,走出上海车展,都要花一段时间来重新整理已经被视觉冲击得有些混乱的思维。车展上多数的展品是马路上罕见的,很多车似乎只是为了超越人们对现实的印象。
“我们的目标是,一旦用户坐到车里,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就能体会到这辆车是法拉利。”在悠扬的意大利歌剧声和红彤彤的展台布景共同打造的浪漫气氛中,法拉利全球副总经理Annedeo Felisa侃侃而谈。虽然法拉利在此次国际A级车展上只带来了一款F430,但其跑车品牌的号召力却因一级方程式赛事早已家喻户晓。
法拉利还算是低调的豪华车品牌。荷兰顶级豪华车品牌世爵此次携三款跑车登陆上海车展,第一天便宣布三辆车均以超过1000万元的价格售出。而奔驰旗下的豪华车迈巴赫,则是用一款黄金钻石版新车占据了自己展台的主力位置,同样宣称已经以1500万元左右的价格被神秘买家订走。这些天价豪华车的性能、配置等技术要素已经变得不重要,因为这些汽车所代表的品牌,本身就是远离平民的阶层和地位的象征。
在代步和交通工具的意义上,作为奢侈品的豪华车已经非“车”了。
与海外的豪华汽车相比,我们的奇瑞、吉利、哈飞、中华们却如同丑小鸭。国产汽车离世界最先进水平的汽车厂商们是不是越来越远了?绝对不是!
尽管目前中国的汽车企业还没有能力制造超豪华汽车,但这并不是汽车产业的关键。一位在外资汽车设计公司工作的中国设计师向记者表示:中国汽车业真正需要的是如何把可量产的汽车造好,而不是做一些“仅供展示的东西”。
豪华车仅仅是定位于市场中金字塔最顶端的人群,但却不应该成为引导消费的主流。在车展期间,到处可以听到上海的年轻人在兴致勃勃地谈论宝马的动力性、奔驰的造型等等,但这些高档车仅仅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个领域国产车还处于劣势。
从历史的角度看,我们今天对于奔驰、宝马、大众等公司的顶礼膜拜,有点类似于上个世纪80年代IT领域中大家对IBM、康柏、惠普甚至AST的尊敬。当时没有人想到,仅仅靠帮AST搬箱子、参加IBM经销商大会只配坐最后一排的联想公司,却最终在众多国外品牌中杀出了重围,雄踞中国市场第一、进而占据亚太第一的位置。而联想当年的口号,和吉利的李书福说的有些相似:造中国人买得起、用得好的电脑(汽车)。
当然,电脑与汽车,从产业链分工到技术研发流程,都完全不同。这就如同半导体技术与汽车发动机技术不具备可比性一样。但是,中国民族汽车品牌的崛起路径,与家电、电脑、手机等产业完全相同。
以往在计划经济思维指导下,靠行政指令方式发展的三大国有汽车集团,依靠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发展,被证明是失败的。相反,取消管制、开放市场,竞争规则越透明、准入方式越公开,国内汽车企业自主研发、自主品牌的战略就更变得清晰可见。仅仅几年时间,在量产车的综合能力方面,中国汽车企业实现了惊人的跨越。
市场竞争是刺激企业自我提高的最好动力。在上海车展上,民族品牌奇瑞、长城、吉利都带来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概念车。虽然造型还显稚嫩,却反映了其进一步强化自主品牌的决心。
一条低成本、自主研发的造车之路已经展现在奇瑞、长城、比亚迪们面前。奇瑞的汽车已经成功登陆非洲等地区发展中国家,实现了海外出口,并将进一步以中低价车的形象进入欧美市场。中国的民营企业非常具有想像力和创造力,这一点在消费电子领域已经被证明,同样的“神话”正在汽车产业中被演绎。
在这条道路上,奇瑞、吉利们所遭遇的拦路虎却异常强大,今年以来外资巨头纷纷祭起价格战这个杀手锏,使得中国自主品牌的生存更加困难。
“请记住,千万不要在所谓的豪华高端上去与外资们拼刺刀,因为我们目前还只是有打游击战的本事和实力。如果与外国巨头一样去比造豪华车,我们会死得很惨!”奇瑞的一位公司高管表示,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虽然有市场,但是更广阔的市场,在老百姓买得起的经济型汽车上。
我们要记住这样一组数据:汽车厂商2004年在中国销售了500万辆汽车,中国已成为世界的第三大汽车市场,而自主品牌只占10%左右的市场份额。民营汽车企业将在未来的5年或10年的时间中,改写这些数据。这是商业发展的必然逻辑,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虽然我们现在仍无法判定,谁会在这期间扮演起汽车界的“联想”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