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Image
English
  • 中文
  • English
中文
|
English
Directory Of Year 2005, Issue 7
The current issue
Current Location:中文 » 20057 » 人民币从香港走向国际
Bookmark and ShareCopy Reference Bookmark and Share Add To Favorite

人民币从香港走向国际

Year:2005 Issue:7

Column: 回望中国

Author: 文/席梦婷

Release Date:2005-07-05

Page: 98

Full Text:  

从今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将中国公民出入境、外国人入出境每人每次携带的人民币限额由原来的6000元调整为20000元。中国人民银行表示,今后还将采取措施,促进人民币的跨境流动,包括改进跨境金融服务,发展多种方便快捷的资金汇兑方式及工具,将跨境资金流动最大限度地纳入银行渠道,适时建立与完善人民币现钞回流与清算渠道等。这一切都表明,人民币的区域化已成为事实,将要向国际化迈开步伐。

“人民币的区域化,首先说明中国经济正不断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与金融一体化的潮流;其次说明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第三也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系主任张碧琼对记者说。

区域化已成事实

人民币区域化是指周边国家或区域普遍认可和接受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和国际清算手段,从而使人民币在境外区域流通的过程。到目前,不但港澳地区对人民币的需求不断增加,人民币在蒙古、越南、缅甸、尼泊尔等周边国家也成为边贸结算的主要币种。中国与日本、韩国、菲律宾签署了人民币与对方货币之间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亚洲国家对人民币的潜在需求增大,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化已是事实。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在其官方网站上的《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国家货币出入境限额调整有关问题答记者问》一文中,有这样的表述:“鉴于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化已经是事实,中国的货币政策,包括人民币现钞发行及回笼计划、外汇储备的流动性安排等都需要适当考虑上述变化,作出相应调整。”

人民币区域化虽然已成事实,但是区域化的进程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目前,只是在中国周围部分国家开始用人民币进行保值,小额贸易用人民币支付,但比重还很小,大额贸易仍用美元支付。就人民币的被接受性而言,人民币在海外华侨经济圈内有少量使用,再就是中国周边地区的边境贸易的现金交易中有一定规模的使用,但离世界广泛接受的条件还相差甚远。

另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研究人员调查统计,人民币每年跨境的流量大约有1000亿元,在境外的存量大约是200亿元。中国人民币供给量(M2)约为20000亿元,这意味着境外人民币大约是人民币总量的1%。由此可见,人民币区域化正处于低程度的发展阶段。

人民币在周边国家或地区流通一直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人民币的回流问题。如果人民币没有畅通的渠道回流,人民币在周边国家或地区的使用将受到限制。二是人民币的汇款和境外人民币的存款问题。如果还停留在人民币现钞流动的方式,人民币在周边国家或地区的使用范围和使用规模难以扩大。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丁剑平教授指出:人民币区域化不仅仅是央行的事情。区域化成功与否,主要看中国经济能不能均衡平稳发展。对内均衡,主要是保证就业,对外均衡,主要是改变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局面,实现国际收支均衡。

GO TO TOP
5 chegongzhuang Xilu, P.O.Box 399-T, Beijing, China, 100048
Tel: +86 10 68413030
Fax: +86 10 68412023
Email: cmjservice@mail.cibtc.com.cn
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