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初,正当中国人民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准备迎接“金鸡”到来时,印度洋上发生了一场特大的地震和海啸。国际红十字会向世界各国发出紧急援助呼吁。
1月15日,一位佩着空军大校军衔的中年军人向“中华慈善总会”捐赠了他精心创作的300幅书法作品,其中多半是他历年来参加全国性大型书法展的精品。一时间,这种义举感动了海内外的人。这位空军大校就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世界华人华侨社团联合总会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兴华艺林书画院副院长、著名军旅书法家赵勇。
军营里练书法
赵勇是东北人,小时候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经常照猫画虎地临摹《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人书中的人物,却对练毛笔字提不起兴趣。在父亲“不打不成器”的教育理念下,赵勇不情愿地把学画的时间匀了一半给练字。谁知,这一练就是一辈子,而且越练越有劲。
1969年12月,18岁的赵勇来到了当时几乎被所有中国青年憧憬、向往的军营。当时,赵勇的工作是负责编写板报、墙报,这段经历既发挥了他长于写字的本事,也让他进一步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由于他朴实、聪慧、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出色的工作能力,赵勇受到领导的重视与提拔,从1969年到1979年,他从战士到保密员、副指挥员、代理连长、指导员,在基层摔打了整整10年。这10年,不仅使他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思想觉悟、工作作风得到了全面的锻炼,而且在书画水平上也取得了飞快的进步,为他日后走上书画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师生情谊长
赵勇艺术道路上很重要的一个人是他的恩师李铎。
李铎与赵勇26年前相识。那时,赵勇还是一个小伙子,喜爱书法,迫于没有人介绍,壮胆电话“闯关”,结果遇上“绿灯”。赵勇给李铎的印象不错,既勤奋又聪慧。首次向李铎求教,尚未等老师开言,一旁的电话中断了交流。没达到目的,小伙子不死心。相隔不久,赵勇又来向李铎讨教。这次不错,一个多小时里,没有一个电话打扰,李铎尽量满足了他的提问,并从所提的问题中感到赵勇是好学上进的,也看了不少专业书籍,对社会上的一些书法动态,也知道一些。心中认为,此人可塑,当赵勇要求拜师于李铎时,李铎欣然应允。师生之间二十多年的情谊,如李铎所言:“感情甚笃。”2001年,由中国书协中央国家机关分会等单位在军事博物馆举办的“空军孟繁锦、杨明臣、赵勇等八人书法展”开幕式上,李铎当众对赵勇给了很高的评价:赵勇学书路径正,字外功夫深,书品如人品,书法前景可观。
与李铎的相识让赵勇的艺术之路走得更稳健、也更顺畅了。从1982年起,他先后参加国内外上百次书画展,并多次获奖。有上百幅作品参加“空军孟繁锦、杨明臣、赵勇等八人书法展”、“李铎师生书法展”、“空军中青年书法家十人展”。作品或被博物馆、纪念馆收藏;或被选入《当代中国书画艺术大成》、《纪念张大千诞辰100周年华人书画名家精品展》、《庆祝建国50周年华人画家书法家诗人作品联展大奖典藏集》、《’98东洋国际书艺展》、《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书画名家典藏集》等上百部大型书画集;或入选《论语碑苑》、《江南碑林》、《邢侗碑廊》、《葛仙山碑林》、《北大荒碑廊》;或远播海外,被日本、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收藏。
雄浑凝重的艺术风格
细观赵勇的书作,让人不得不赞叹的是,他在学习前辈的长处的同时,铸造出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他爱书如命,首都的书法展览比较多,他很少缺席,经常一看就是半天。
他在楷书、行书、隶书上都成就不凡。在这三种书法的参照中,而且又融合出一种楷中有隶、隶中有篆的书法风格。
细看他的作品,无论大小,粗看似随意挥就,情趣盎然,细看又见匠心独具,浓妆淡抹总相宜。生动活泼,笔未到意已到,书外有书。
由于他本身是空军,又擅长草书、行书,他写出的“雄鹰翱蓝天”、“勇士拼长空”等佳作,气势磅礴,运笔流畅,有闪电撕裂长空之姿,又仿佛洪水咆哮山峡。他的许多作品内涵丰富,有的意味深长如诗歌,有的似含哲理,总之,在他的作品中充满着一种积极向上的、鼓舞人心的东西。
他的书法艺术根植于传统,但不为传统所囿,在反复研习古人碑帖和今人名家墨迹的同时,更注重自己的内心修养和品德情操,使自己的思想情感与古人共鸣共融,从而真正深入书法的精髓和境界。赵勇很崇敬颜真卿的刚正不阿,大气凛然,这是中国传统文人书法家最为可贵的风骨和品格。为此赵勇在写字之外十分注意博览群书,吟咏古人诗词歌赋,帮助自己领悟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书法意境,以丰富书法中的线条语言,真正掌握书法精髓的精神内涵。他笔下的沉雄凝重是其心境的、个性与情感的真实展现,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生命力。这正是赵勇书法的魅力所在。
书如其人
赵勇一直热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曾先后为亚运会工程、希望工程、残疾人工程以及抗洪抢险、抗击“非典”等捐献了上千幅书法作品。比如收到中国书协和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的“倡议书”后,他彻夜未眠,认为普及全民义务教育,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特征,也是人权的基本要求。因此,对防止特困学生辍学这一大型公益活动,理当大力支持。于是,今年春节期间赵勇牺牲了全部休息时间,奋力挥毫,夜以继日地创作了200幅作品,捐献给了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
人们常说“书如其人”,这话用在赵勇身上更显恰如其分。人品与书品的统一,也是每一位书法家追求的最高目标。正如他的老师李铎在《赵勇书作艺术》序言中所说的那样:“然其遇事执著之心,远非如此,即如助人治事,每以诚笃、严细、求实、认真之态,善始而善终,从不草率,足见其境界之高、品格之清、作风之正、待人之诚,其风范品行,殊堪效习。”纵观赵勇的学书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他能达到这样的艺术高度与其美好的道德情操是分不开的。他保持着“天远地自偏”的心态,从而扩充了自我追求的天地,磨炼出他淡泊儒雅的气质。
认识赵勇的人无不说他是个非常勤勉的书法家,他著有《郭沫若书法初探》、《中国古代兵法钢笔字帖”尉缭子”卷》、《赵勇书法作品选》、《赵勇书作艺术》。主编有《李铎师生书法展作品选》、《李铎题画》、《李铎题李志成画》、《李铎论书断语书法集》、《李铎序文·信札墨迹选》、《李铎和他的艺术续集》、《李铎诗词》。策划组织出版了《李铎师生》、《李铎传》、《当代实力派书画名家精品集》等。发表政论、书画评论文章50余篇,20余万字。
1998年5月,赵勇的书法作品入选由韩国东洋艺术协会编辑出版的《98东洋国际书法展作品集》,并入选《中国书协会员名鉴电脑数据库》,9月入编由“世侨会”编辑出版的《邢侗碑廊作品集》,2002年2月,为庆贺原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主席81岁诞辰所创作的“寿”字书法作品被萨马兰奇先生作为国礼收藏。2003年3月,作品入编《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世纪珍藏版)……
今年,他又荣获“百佳书法家”的称号,作品又多次入选书法展览。他“使用火一样的激情”创作的反映火热的军营生活的《军旅画家陆仟波印象记》和记恩师李铎的文章《善写劈巢大字的李铎》也发表了,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他的笔墨书法,也可领略到他独特的文韵。■
Copy 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