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Image
English
  • 中文
  • English
中文
|
English
Directory Of Year 2005, Issue 11
The current issue
Current Location:中文 » 200511 » 京开:再造一个艺术世界
Bookmark and ShareCopy Reference Bookmark and Share Add To Favorite

京开:再造一个艺术世界

Year:2005 Issue:11

Column: 文化中国

Author: 文/本刊记者 王左利 图/本刊记者 张桨

Release Date:2005-11-05

Page: 96-98

Full Text:  

不少人还记得,1990年亚运会在北京召开前夕,一幅大型的仙鹤图在人们面前展开;这幅仙鹤图有7米长、1.6米高,画面壮观,气魄宏大。旷野上的仙鹤欲飞、将落、鸣叫、振翅、憩息、跳跃……形象逼真,情趣生动。作者用淡墨表现不同的光感和质感,以浓墨表现力量和希望。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体育健儿们在这幅仙鹤图前啧啧称赞。

这幅画就是由画家京开以近30年的艺术功力,经过长时间的构思,特意为亚运会创作并无偿献给亚运会的礼物。

京开的画既超越时代理念又不脱离大自然的规律。画作情趣盎然,挥笔气势磅礴,但又充满孩童乐趣。尤其是他画的各种动物,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个活灵活现的可爱的小生灵,神态、气势、画韵惟妙惟肖。静中有动,动中藏静。京开先生向记者展示他最新完稿的100副鸟图,画面上的小动物憨态可掬,神态样样不同,而又安然游戏,天“鸟”合一。

艰难的学画之路

京开学画的路程可谓艰难。由于父母的离异,使京开过早地失去家庭温暖。跟着年老贫穷的老祖父,尝尽了人间的疾苦。老祖父正直、刚强,但是后来惟一给他带来温暖的老祖父也去世了。然而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困苦,在幼小的京开的心灵中一直涌动着对中华民族这块古老的大地的热爱之情。他幻想有一天能把大自然中所感受到的、所看到的传神地表现出来。

京开还记得,小时候,为了画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他白天黑夜到池塘边、野地里观察各种动物的形态、动作、习性。他没有纸,没有笔,没有老师,就在地上划啊划啊!为了请教老师,他饿着肚子,赤着脚跑几十里地。后来,他到了北京,多少次为了买一张进入动物园的门票,搜遍了所有的口袋。有一次,他因为少一分钱买不到门票,久久地徘徊在动物园的门口,一位卖冰棍儿的老大娘看出了这位小伙子的心事,给了他五分钱。年幼的京开,欣喜若狂,跑进了动物园,猴山、狮虎山、仙鹤馆,他在那里仔细观察、写生,忘了肚子饿,天黑了,他才最后一个走出了动物园,又饿着肚子跑几里地去请老画家对他的写生进行批评。当他有钱时,他设法找到那位老太太,偿还了几倍的钱20多年过去了,可是他还一直怀念着那位卖冰棍的老太太。

在中央美院进修时,他比任何一个学生都艰苦,他常常在别人扔掉的废纸上作画。他从幼年时代起就崇拜八大山人,任伯年、齐白石以及他家乡的古代画家梁楷、高凤翰等在他心目中,这些都是画坛圣人,是他们的绘画艺术代表了中国已往艺术的最高水平,在他们身上,他也找到了中国优秀艺术家的骨与魂。

骨与魂

他认为,一个艺术家,首先要学会做人。没有骨与魂的艺术家,不是真正的艺术家。

近年来,他的知名度虽然越来越大。在世界各国收藏家的名录中,越来越多的出现京开的名字。他的画已遍及美国、法国、英国、俄国、德国、西班牙、印尼、新加坡等,然而他依然过着茅椽蓬牖、瓦灶绳床的苦行僧式的生活,不仅几十年如一日,天天坚持几个小时的坐禅练功,而且每天绘画到深夜一二点钟,有时通宵达旦。

京开在绘画艺术的世界里找到了无穷的奥妙与乐趣。是嘉陵江的不尽涛声,注入了怀素的狂草;是公孙大娘剑器的神韵,透进了张旭的霜毫;是银溢的星斗,东山的新月,是雄浑的山、清沏的泉,给了张过庭美妙的启示。莽莽天宇,恢恢地轮,一切有形无形,有声无色的万象,都是京开匠心的依据,创作的源泉。

正是在这种胸潮澎湃的不可遏止的激情下,他为海内外称誉的《碧海波涛,浩荡乾坤》、《清凉世界》、《极目天涯》、《静观待机》、《活佛罗汉》、《松鹤图》等问世了。

美术评论家贾方舟说:“京开作画,不拘小泥,大而有当。京开深得传统的个中三昧,他的作品,常能从有限的景观中,展示出宏大的境界,有些虽然寥寥数笔,却能在空灵中显出充实,空白间似有清气回荡。”“一般画家,多能画精致的小品,一旦面对巨幅就乱了阵脚,而京开,却有一种驾驭大画的能力。京开的才情、气度、艺术的功力也主要体现在这些大构架、大画面的整体布局之中。”

看京开的作品,你会发现这个妙趣横生的绘画世界,美好、幸福、善良、自由、宁静。

京开:一个画家必须心怀志向

记者(以下简称记):先请您谈谈学画的经历。

京开(以下简称京):从小,我就特别喜欢画画,小的时候用粉笔在地上画。后来用铅笔临摹连环画。那时候我生活很艰苦。11岁去了农村,白天去地里干活,晚上在煤油灯下画画,就照着月份牌临摹。当时农村有个老农跟我说:“你是小孩,不懂事。你能画得比照相机拍出来的还像吗?”我一听好像是这个道理,画画是比不过照相机拍得那么像。后来,我回到城里,一边干临时工,一边学画,就这样一路很艰苦地学习着。

记:您刚刚谈到照相与画画,您怎么理解艺术与真实的关系?

京:艺术永远不是照相,照相永远代表不了艺术、代表不了绘画。虽然这都是艺术范畴,但是在艺术的长河中永远都离不开绘画。在绘画中,艺术家结合了自己的创作和灵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想去从事创作。既可以画出现实世界存在的,也可以创作出现实世界不存在的。艺术家就是第二个造物主。

记:您觉得画画为什么让您这么着迷呢?

京:我去农村那时候,还没什么污染,景色特别秀丽,四季有四季的风景。那时,我特别喜欢村子里的芦苇塘。经常有各种鸟在里面游戏。我经常偷偷的跟踪它们,看它们作窝、下蛋。我隔几天就去看,一直到它们生蛋,到小动物从蛋壳里钻出来。小家伙出来的时候就很害怕人。我把它们的样子画下来,那时候,看着画里它们特别自然、特别美的样子,就觉得很开心。画画,就是可以让这些美的、自然的东西保存下来。

记:我刚刚看到您的书房有很多书,也看到您从小到大作的诗,您的文学造诣相当高。您认为文学在您作画的过程中扮演了个什么样的角色?

京:画画必须有文学为基础,文学是万学之母。我觉得一个画家必须有文学的修养,唐诗宋词的意境和你丰富的生活经历以及典故文学的修养是一个画家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你可以把自己寄托的情怀通过画笔画到纸上。另外,一个画家必须心怀志向,一定要有一种很清澈、很透明、很有善意的本性和理念。不能说我是为了享乐、为了瞎玩,一个人一定要有个大目标,我最后的目标是在我们的家乡以我的名字建一所大学。

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安排好,以便于我们更专心致志地学习和工作。你能为社会创造出价值来,你的人生就不会单调,会更丰富,会有光彩。一个人只有从灵魂深处去投入、去爱好,才会作出真正的艺术来。历代人民都离不开艺术,艺术家也离不开人民。比如,郑板桥的“人间疾苦生”,他就心系广大人民,这样创造出来的作品才更具意义。

记:您对风格如何理解?

京:艺术风格代表一个人的个性。比如,以前人们看我的风格,大刀阔斧、大气磅礴。艺术家要有风格,一定要跟别人不同,要跳开大多数人走的道路。如果你不跳开,就没有自己的生命力。艺术是全方位的综合,艺术“贵在自我,贵在独家面孔”,不用落款,别人就知道是谁所作的。同诗歌一样,艺术是无声的语言,用你的画去说你的经历,表达你的思想,不用你自己去说,也不用评论家去说。如果你的艺术能打动人心,看着让人家走不了,那么你必须用自己的感情,用你的生活经历、高尚精神和你心灵当中的爱和真正的善意去创造出来跟自然界有区别的不同于别人的特别面孔。

以前我的画比较冷,用色少,现在就是五彩斑斓的。这个风格的转变就是一个过程,一个对生活、艺术的追求和理解的过程。以前我的画风比较传统,是真正的大写意,直抒胸意。现在就是颜色明亮、平和、沉稳、高雅。这也是心路历程的一个表现。

采访结束时,京开告诉记者,目前他的“百鸟图”正在后期的修改中,修改完毕就可以出版。到时候,大家就可以欣赏到京开先生笔下那个妙趣横生的群鸟世界了。■

GO TO TOP
5 chegongzhuang Xilu, P.O.Box 399-T, Beijing, China, 100048
Tel: +86 10 68413030
Fax: +86 10 68412023
Email: cmjservice@mail.cibtc.com.cn
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