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同志和李公涛先生亲切合影留念
中国翰园碑林坐落于古城开封风景秀丽的龙亭湖风景区,占地120亩,刻碑3700块,建筑面积15251平方米,这所碑林是开封市供销社退休干部李公涛于1985年8月开始发起创建的。中国翰园碑林的碑刻以书法艺术为主,集诗、书、画、印之大成,是一座融碑刻艺术和古典园林建筑艺术为一体的艺术宝库。它依不同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对象分设中心碑廊、现代碑廊。宋代碑廊、历代帝王名臣碑廊,绘画碑廊、篆刻碑廊、硬笔书法碑廊、少数民族文字书法碑廊,中年书法碑廊和国际友谊碑廊等,展线长达3公里。十大碑廊以书法艺术为主,系统表现了中国文化发展史和书法艺术发展史。书法篆刻上启殷商甲骨文,下迄当今各书体,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真草隶篆、林林总总,真可谓洋洋大观。这里,每一个碑廊就是一首诗,每一块碑刻就是一首歌,每一幅书法就是一幅画,龙飞凤舞,枯润险奇,倘佯其间,含英咀华。慢评细赏,不仅可以学习观摩、欣赏书画碑刻艺术,而且也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翰园碑刻具有精湛的雕刻艺术。中国翰园十分重视刻碑质量,选拔培养搞好遂平的雕刻工人,刻工精湛,均能较好地反应原作风貌。字口光泽,深浅适度,字底深浅多有变化还可以见用笔之提、按、顿、挫,传统技法加上大胆创新,交互参差,恰到好处,可谓当代碑刻的上乘之作。雕刻形式较多,阴刻有尖底、平底、麻底、园底、鼓底三分,阳刻有平雕减底、平雕减底加阴线、麻底等不同,以雕刻作品形式来确定。碑的形式有斗方、中堂、扇面、条幅、横卷等。碑刻所用石料精细,质地坚固,可永久保留后世。
翰园碑林已成为中国历史上树碑数量最多、观赏效果最好的碑林。园内山水奇峰毫秀、景色迷人,瀑布跌宕、喷泉丛生,宛如人间仙境。分园林与碑刻两大景观区,建成后景点有20多个。已建成的景点有南北大门牌楼和两对大石狮,玉带桥、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塑像、人造山水工程、亮节亭、九曲桥、怡园、透空围墙、主体碑廊、西碑廊预备碑廊、彩色喷泉等,被又40多亩的翰园湖。翰园碑林深受海内外炎黄子孙的高度赞誉,被人们誉为“世界之最”,称为“中国第一座最大的民办碑林”。
中国翰园碑林创建人李公涛先生现已年逾八旬。他1983年因劳累过度导致肝硬化而提前退休。退休之后,他带领全家,自筹资金,于1985年创建中国翰园碑林,在立下的《家训碑》上他道:“为继承发扬祖国传统文化,振兴民族精神,誓在七朝古都开封兴建一座与西安、曲阜碑林相媲美的具有旅游价值的碑林,把现代书法流传后世,以愚公精神世世代代刻碑不止,我倒下由我弟弟子孙接着干。只许投入、不许索取,迎难而上,百折不回,直至碑林建成,无偿交给国家为止。碑林有了收入,李家子孙不能从碑林牟取一分钱利益,特作家训,镌刻于石,嘱儿孙共遵之。”
创建初期,经过李公涛先生的多方奔走,开封市委、市政府决定将龙亭湖西岸百余亩陆地和水面作为中国翰园碑林园址,1992年6月28日,在新园址隆重举行了奠基仪式。经过20年的艰苦创业,中国翰园碑林已建成为一座集诗、书、画、印精华之大成的,具有多功能、多层次旅游观赏价值的文化旅游园林。
盛世刻碑。李公涛先生全家人的奉献精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他本人被新闻界誉为“当代文化愚公”;碑林被河南省委宣传部等部门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德育教育基地”。并且中共开封市委5月8日作出决定,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李公涛同志学习的活动。
江泽民同志与李公涛合影留念
胡锦涛、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在翰园碑林视察时,对李公涛先生的创业精神给予充分肯定。韩国前总统金泳三专程造访李公涛先生,并挥毫题词:“东方文化艺术宝库”。在中国翰园碑林创建20周年之际,各界人士纷纷发来贺电。其中,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王全书代表省委、省政府发来贺电,并热切希望李公涛先生与翰园碑林的全体同志继续发扬结案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为繁荣和发展全省文化和文化产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邵华泽在20周年庆典讲话说:“我担任中国翰园碑林顾问委员会主任,感觉责任很重,我会尽自己力量,多为翰园碑林建设做一些事情。祝愿翰园碑林越办越好,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在大力开发文化产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Copy Reference